青岛工行助力岛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0-08-27 09:43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领域,对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而言,坚持支持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既是服务国家经济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局,也是保持和促进信贷结构均衡发展的大局,更是工商银行充分践行使命与担当的体现。

8.24-1

近年来,青岛工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赋予工行的新使命、新任务,提高站位,积极作为,积极响应“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持续加强对制造业的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青岛工行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7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6个百分点,制造业客户数占全部公司贷款客户数的三分之一,制造业公司贷款及中长期贷款增量均创新高,稳居同业首位。

工行将服务制造业发展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作用。该行将今年确定为全行“制造业金融服务提升年”,着力夯实客户基础,优化信贷结构,坚定不移地加大制造业贷款尤其是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的投放,切实将信贷资源精准配置到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精准施策,强化制造业金融服务顶层设计

近年来,青岛工行深入研究青岛市制造业发展动向,找准金融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切入点、合作点,明确全行制造业贷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战略方向、主要措施。根据青岛市制造业集聚特点,加强对区域内特色行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找准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等产业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加大制造业企业供应链融资支持力度,全力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柱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8.24-2

精准直达,深化制造业企业政策支持

该行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端技术企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复工复产重点企业的政策和资源倾斜,筛选有助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优质制造业企业,相应配置制造业专项信贷规模及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调整制造业贷款利率相关定价授权,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一方面,优化贷款期限设置。对主营业务突出、发展状况稳定或起步时间不长但前景较好、再融资能力较强的存量客户,立足客户实际需求,择优延长融资支持期限。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客户第一还款来源,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对主业突出、财务稳健、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信用良好的企业,合理给予信用贷款支持。上半年,青岛工行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达13%,余额占全部制造业贷款余额的31%;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增速达50%,余额占全部制造业贷款余额的65%。

8.24-3连成金展

聚焦小微,金融滴灌制造业发展新势力

上半年,青岛工行投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的普惠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制造业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最高1000万元。

“真的没有想到工行放款这么快,对我们小微企业还提高了贷款额度,降低了贷款利率,真是为我们企业解决了大困难!”近日,我市一家电梯配件生产小微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张先生,专程为工行赠送写有“大行担当及时雨、护航小微战疫情”的锦旗,感谢工商银行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助力企业“逆风”前行。受疫情影响,该企业资金周转暂时出现了困难,迫切希望能够提高贷款额度,尽快全面复工复产。针对该户特殊金融需求,青岛工行设定专属融资方案,在原抵押物不变的基础上,提高贷款额度至1000万元,并享受普惠贷款优惠利率,不到一周即完成了贷款审批发放,及时满足了客户复工复产期间迫切的资金需求。

创新赋能,量身打造制造业特色信贷产品

青岛工行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提升增信措施,为无法落实担保或担保能力偏弱的制造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与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专利服务机构、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合作,创新“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与担保公司、创投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投保贷”产品;与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合作,创新“政银保”业务。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达产达效需求,该行创新推出“抗疫贷”“开工贷”“用工贷”“税务贷”等产品,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生产、保就业。

减费让利,倾力降低制造业贷款融资成本

青岛工行积极推进存量法人客户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严格执行六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的要求,对制造业小微企业主动承担与贷款相关的押品评估、抵质押登记、执行公证服务所产生的费用,严禁以贷搭售,主动让利制造业企业,真正体现大行责任和担当,上半年新发放制造业公司贷款利率同比下降58BP。

下一步,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将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继续争做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持者、推动者,主动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力行者。凭借实招准招力挺岛城实体经济高速发展,为“青岛智造”注入金融新动力,切实发挥好大行“头雁”效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