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1月31日讯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靓丽的环境,更在于向上向善的精神内核。
近日,网上的一则短视频引发众多点赞。寒冬清晨,即墨一快餐店老板正忙碌又专注地为环卫工人倒上热气腾腾的开水,随后又将精心准备的早餐送到对方手中。
这看似简单平凡的举动,却饱含着浓浓的善意与关爱,不仅让那些在生活中奔波忙碌、疲备不堪的人们感受到久违的尊重与关爱,也在不经意间传递出城市的温暖与善意。
德不厌小,善不拒微。即墨,是一座有爱的城市,像这样的好人故事层出不穷:私家车撞上行道树后燃起熊熊大火,附近加油站站长刘明昌百米冲刺扑火砸窗救出昏迷司机;由未成年人组成的大华社区“小管家”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在寒冬腊月走进城市角落,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送上一杯热呼呼的姜茶,暖人又暖心;开设爱心理发屋、爱心驿站,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76岁贴心大姨徐学莲退休后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挥老党员的光和热;交运即墨温馨巴士4201路驾驶员周家文俯身背行动不便的老人下车温暖了十米车厢......
从平凡中走来,于细微之处彰显人性光辉。一幕幕凡人善举,凝聚着向善的力量,也点亮了城市的道德之光。
十多年来,即墨持续深耕人文沃土,公民道德建设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即墨区拥有国家级道德典型11人,省级道德典型67人,市级道德模范典型161人,区级道德典型783人。驾驶“蛟龙”号投身祖国深潜事业的“载人深潜英雄”、全国道德模范唐嘉陵;背着重病母亲求学不向命运低头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道德模范孙莎莎;矢志不渝义务坚守海岛50载的“中国好人”王加辉.....他们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争做先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使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熠熠生辉。
“花甲之年,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号召更多和我一样的退休人员,在为人民、为乡村服务的路上不断‘追梦’,做一棵‘不老松’。”在日前举办的青岛市“道德榜样在行动”展示交流活动即墨专场的现场,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即墨区道德模范傅祖聪以《红心向党 筑梦乡村》为题,分享了自己扎根乡村教育43载,退休后又以满腔热忱投身志愿服务,播撒助人情怀的故事。如今,在他的倡导带动下,移风店镇“夕阳红”“关爱下一代”等五老志愿者队伍发展至一百余支,离退休党员干部、学校教师、乡村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长期活跃在邻里之间、学生身边,成为移风店镇一道亮丽风景线。
德不孤,必有邻。近年来,围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墨区广泛开展“道德榜样在行动”主题活动,以事迹巡演巡讲、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影响和带动广大市民修身养德、争当好人、争做好事、争当先锋,“好人共生”社会效应逐渐增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氛围愈发浓厚,“德耀即墨”好人品牌越擦越亮。
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即墨区道德模范戴培旭是一名退役军人,多年来,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扶弱济困等公益活动。十余年间,个人累计献血量达1.1万余毫升。2013年,两名大学生不慎被巨浪卷入深海,他奋不顾身三次下水成功挽救回两人的生命。为带动身边更多人向上向善,2022年,他筹建成立了即墨区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先后吸纳了560余名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英烈祭扫、无偿献血、红色讲解、国防教育、爱心助学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惠及群众约26万余人次。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甚至还有数十余名小学生也自愿加入了红色志愿讲解员的队伍,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好人的故事在传颂,好人的精神在传递。在“好人文化”的熏陶下,对善心美德的崇敬追求,宛如蒲公英的种子,飞入即墨的千家万户、生根发芽。刘龑鶖、迟建波、许山东、解昭福、张桂杰、苗开明……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的背后,都站着一群和他们一样关心城市发展、热心志愿服务的好人,文明交通劝导、看望慰问困难群体、抗险救灾一线……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庞大的好人群体已经成为即墨加快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聚沙成塔,汇涓成溪,点滴善举亦能成就人间大爱。在探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崇德向善之风正劲吹即墨大地,即墨也将继续以春风化雨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厚植道德沃土、筑牢文明高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温立燕 文/图)
责任编辑:姚冲
(作者: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