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漏水“凉”了邻里情,城阳法院线上线下调解“暖”了居民心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更新时间:2025-01-01 11:25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30日讯 “蓝法官,(赔偿款)都收齐了,可以撤诉了。辛苦了!也感谢各位邻居的理解!大家共同维护好共用管道吧!”在城阳法院夏庄法庭法官蓝萌组建的微信群里,原告范某某向被告——该栋楼楼上的10户邻居说道。

通过微信群,法官搭建了原告和被告沟通的桥梁,发布情况说明、维修预算和现场照片等信息,楼上10户住户向一楼住户转账近4000余元,原告损失得以弥补,管道反水隐患得以消除,邻里关系得以修复。在这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件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和睦相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 邻里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矛盾纠纷。在本案中,这11户的纠纷起于厨房公共管道堵塞,导致二楼住户厨房管道反水,进而使居住在一楼的范某某厨房漏水、橱柜浸泡受损。

“一直以来,我深受下水道反水问题的困扰,厨房天花板渗漏,家里多次被淹,橱柜被泡坏了,日常做饭也受到了影响。”范某某向法官说道,“这一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家的正常生活,还导致我与楼上各位邻居之间产生了矛盾纠纷。”

案件受理后,办案法官意识到该案标的额虽仅为4000余元,但涉及被告人数较多,且此事与群众日常生活、整栋楼的邻里关系联系密切,一旦处理不当,极易激化邻里矛盾。

办案法官在联系范某某时了解到,案件诉至法院之前,范某某曾通过物业公司联系2楼至11楼的住户组织调解未果,无奈之下只能一纸诉状告到法院。

本着化解纠纷、修复邻里情的原则,书记员在电话送达过程中,向每一位当事人解析了案情、征求了调解意见,并重点摸清了各方顾虑和“心头结”。通过庭前送达及电话调解,一半住户表示“如果大家都愿意平摊损失,我也愿意调解解决。”

基于此,办案法官通知原被告11户当事人到法庭调解,但在调解当天,仅有原告和4户被告到庭。为尽快化解纠纷,让当事人“少跑腿”,办案法官在审判庭给到庭当事人现场组织调解,书记员则电话联系未到庭的住户,逐一询问调解意见。

为便于沟通,办案法官通过物业工作人员将所有住户拉到微信群里。“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想花的明白。”“原告的这个损失金额是怎么认定的?”“如果我们给了钱原告以后再跟我们要怎么办?”当法官调解时,部分住户提出以上疑惑。面对此种情况,办案法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原告的证据、法律依据等逐一进行释法说理。对于因出差不方便接电话的住户,办案团队利用晚上加班时间一一进行了电话沟通,经常沟通到深夜。经多次调解,全部住户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将赔偿款转账支付给范某某,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数日后,蓝萌法官收到了范某某寄来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如今,我家生活已恢复正常,邻里之间也重拾往日的和睦。这一切都离不开贵院的领导有方和团队齐心。你们的倾心付出和大力支持,让第一次到法院的我切身感受到了法院确实是人民的法院,送达调解再麻烦都一一克服了,一心为了大家好!……”字里行间体现了群众对于法院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不因案小而懈怠,而是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地立足审判职能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所忧所盼,从而赢得老百姓的真心认可。”城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政表示。

下一步,城阳法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如我在诉”“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持续打造“接地气、有温度”新时代人民法院,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王丰)

责任编辑:姚冲

(作者:戴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