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2日讯 近日,市南区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暨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深入推进会。市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洪坚,相关人力资源、法务服务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南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于常文主持会议。据悉,该法院纵深推进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是适应时代发展、破解瓶颈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市南法院结合工作实际、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重中之重。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日益深入,法院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审理难度逐渐增大,“案多人少”的矛盾凸显,如何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升审判质效,成为摆在法院面前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市南法院案件数量逐年递增,60名员额法官人均每年结案500余件。为进一步缓解日益严峻的办案压力,切实增强司法服务的协同性和实效性,经过多次参观考察、分析研判,2022年3月,市南法院党组创新推行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并将其作为全院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抓紧抓实。本着稳中有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市南法院自上而下、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院“拧成一股绳”,积极推进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加快审判流程再造,至今,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切实推动审判执行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瞄准流程再造,实现辅助事务办理集约化
市南区法院总结梳理审判执行节点流程,设置审判辅助、执行辅助事务2大板块,围绕庭前、庭审、送达、卷宗等核心环节,划分排期送达、庭审速录、诉讼服务、档案、执行等5大事务组。建成并启用司法辅助事务中心实现集中统一办公,按照人岗适配原则,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判辅助人员纳入司法辅助事务中心实现集约化管理,安排集约岗位从事“流水线”工作30余人,最大限度推动司法资源再优化、再配置。2024年1-10月,已完成排期送达6400件,送达周期缩短至4天,送达成功率达89%。
完善机制建设,实现人员管理专业化
市南法院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切实强化对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购买司法辅助事务社会化服务,吸纳专业团队参与日常管理,完善选人用人择优机制,强化司法辅助人员考核管理,制定《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办法》《司辅人员绩效考评标准及规则》等6项规章制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业务指标和日常表现等为标准的立体化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评选评优、绩效奖金等挂钩,充分激发司辅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3名司辅人员获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
提升能力素质,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
市南法院细化流程衔接,明确各业务部门与司法辅助事务中心以及司法辅助事务中心各事务组工作的衔接方式,形成工作流程图表,不断减少流转环节和时间,进一步提升流转效能。成立综合督查事务组,围绕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业务质量抽检等定期开展监督抽查18次,实现以评查促规范、以整改促提升。制作13个岗位SOP手册,分批次开展“理论+实操”业务能力培训8次,加强业务学习和办案平台应用实践,实现司辅人员从“全科”向“专人专事专岗”到“专家式精通”转变,推动全院办案周期缩减5.2天,实现以规范化操作流程助力公平正义开启“加速度”。
坚持科技引领,实现审执运行智能化
市南法院依托数字法院建设成果,拓展E送达、智慧庭审等平台应用,积极探索全口径、全流程、全覆盖的无纸化办案体系,为司法辅助事务办理插上科技“翅膀”,今年以来,已完成电子送达130余万次,庭审速录4194场次。优化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模块与审判系统的协同交互,搭建可视化智能案件流转平台,实现集约送达、材料收转、庭审排期等辅助事务全程线上办理。引入执行RPA技术,自动实现总对总查控系统一键查询、一键冻结、一键生成法律文书等4239件,执行查控集约岗位从原来的6人替代减少为3人,以数字自动化助力执行工作“减负增效”。
在市南法院日前召开的全院干警大会暨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深入推进会上,市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洪坚强调,要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落地;凝聚改革合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人员优化调整,推动实现审判资源最优化配置,积极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要强化履职担当,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做实做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审判执行任务。
市南法院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加速释放司法辅助事务“四化”改革效能,加快审判流程再造重塑,加快推进审判管理体系和审判管理能力现代化,以改革成效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高质效办案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傅琳琳 王芳)
责任编辑:刘丽娜
(作者: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