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青岛宣传 | 破解“停车难”,需把握几对关系

“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早晨上班抢车位,晚上回家抢车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人到了,车却停不下来”……在城市中生活,车主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停不下来”的尴尬。

停车难,是国内外许多城市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这背后,有城市“成长的烦恼”——汽车增长太快,规划赶不上变化;有结构上的“冷热不均”——老城区、热点区域、重点时段车位紧张,新城区、一般区域、其他时段车位宽裕;有治理上的“堵点”——个别新小区配建车位“宁空不租”,不少老小区在车位管理上纠纷不断;有信息上的不对称——这边“一位难求”,那边“虚位以待”……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4亿辆。图为北京晚高峰的车辆(资料图) 图源:人民日报

小小车位不仅关系城市交通的“活力指数”,也牵涉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近些年,各地为破解“停车难”出了不少招,颇有成效。但也要看到,停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治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还需把握好几对关系。

一、增量与存量的关系

“没地方停车,上哪停车?”这是不少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老城区、中心城区更是“寸土寸金”,停车场怎么建?补缺口,既要统筹规划建设、扩大停车场增量,也要多措并举挖潜、盘活存量资源。

一方面,放眼长远,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的规划发展要实现“同频”,留足“提前量”。另一方面,眼睛向下,细致梳理闲置地、边角地、道路冗余等空间,盘活沉睡的停车资源。

比如,许多城市建立了以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为主、独立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为辅、道路停车泊位为补充的供给体系。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给停车场“做加法”,停车楼、停车井“上天入地”,小微停车场、临时停车场“见缝插针”,因地制宜解决停车难题。

青岛青岭路停车楼“向上”要空间,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梁超 摄

就拿青岛来说,2022年以来,全市已建成公共停车场项目179个,新增公共泊位5.6万个。2024年,青岛在老城区、老小区、前海一线及重点景区等区域布局停车场项目53个、泊位2.4万个,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

二、建与管的关系

“车位越多越好,这样停车就不难了。”这是不少人下意识想到的“破解之法”。实际上,除了客观存在的供需缺口,停车资源的低效利用也是导致“停车难”的重要原因。让车辆有位可停,还需要建管并重。很多时候,“停车难”是一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写字楼、商场日间“一位难求”,夜间空空荡荡;周边小区白天车辆不多,晚上则满满当当。对此,不少城市推行停车场错时开放共享机制,以时间换空间,让车位“流动”起来。

青岛李村商圈维客星城的共享停车场 图源:瞭望东方周刊

自2021年起,青岛积极探索车位共享。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错时开放约390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向社会提供近两万个停车位;全市商场、酒店、写字楼等经营性停车场共享停车位超18万个;小区共享停车位3.7万个。

再如,信息不对称让许多人在找车位、等车位中耗费了过多时间。近年来,各大城市都在积极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通过高效整合停车场数据,来提高车位的周转率和使用率。停车管理从“场”到“位”,更加智慧和精细。截至今年6月底,青岛“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已联网停车场近3000个,泊位超72万个。

又如,有的小区配建车位“只售不租”,一些免费公共车位被占为己有,这也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对此,有些城市依法开展专项整治,让车位的划分和管理更加规范。

三、疏与堵的关系

“我不是故意乱停,是实在没找到停车位。”这是一些人的“不得已”。车辆难停,容易衍生出违停、乱停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兼顾交通秩序的维护和群众刚性需求的满足,宽严相济、疏堵结合。

青岛龙山人防停车场的投用,缓解了老城区“停车难” 梁超 摄

所谓“疏”,主要是聚焦群众需求,深度挖潜停车资源,提升泊位供给量和周转率。比如,根据实际交通状况,在次干道、支路上有停车需求且具备设置条件的位置增设泊位,在医院、学校周边路段增设即停即走临时泊位等,缓解局部点位的车位供需矛盾,方便群众生活。

所谓“堵”,主要是排查和处理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道路畅通的停车行为,比如双排多排违停、占用消防通道违停、堵塞小区进出口违停、严管道路违停等。树立严整风向标,净化城市空间,还路于民。

四、收费与免费的关系

“路边车位以前免费停,现在咋开始收费了?”这是一些人对停车收费的疑问。“停车难”总是和停车收费、停车贵相伴相生。现实中,要把握好收费与免费的关系。

需要看到,城市土地稀缺,建停车场、划停车位皆有成本。如果一味免费,相当于停车人占用了大家的资源,有失公平。而且,有时候“免费的反而是贵的”,它会诱使一些车辆“停着不走”,增加其他人的停车成本。因此,合理收费、市场化调节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同时也要看到,停车是牵涉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收不收费、收多少费,还要有“停车惠民”这一考量。价格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区域交通状况、车位数量等多重因素,广泛调研和听取群众意见,设定一个既能被大众接受,又能达成有效管理的价格。

青岛北站进站口对车辆实行即停即走

比如,一些城市实施“分级调控”“动态调控”,在停车矛盾突出、对交通影响大的地段和时段,实行较高收费;对停车资源充足的地段和时段,少收费或不收费。在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的配建停车场,实行限时免费,这样不仅能让群众得到真实惠,还能促进车辆即停即走,缓解“停车难”。

五、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既怕堵在路上,又怕停不下来。”这是有车一族经常遇到的“两难”。停车被称作静态交通,这意味着,在交通大系统里,停车和出行同等重要。化解“停车难”,还要做到“动静”协调。静态交通处理得好,人们不再被停车难、充电难、停车乱等问题所困扰,就能使动态交通更畅通、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更少、人际纠纷更少,城市也就更加宜居。

青岛静江路智慧公交停车楼不仅让公交车有“房”住,还为周边市民提供小型停车位和新能源充电桩 梁超 摄

因此,在城市更新建设中,要通盘考虑动静交通的相互协调,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像重视道路建设一样重视停车场建设,合理提高、有效落实建筑工程的停车场配建标准,充分利用新建、改(扩)建居民区、商业街区、旅游区、学校、各类场馆等建设项目时机,配建、增建相应泊位,让动静交通更加“配套”。

同时,治堵与治理“停车难”也要有机结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六、“私车”与“公交”的关系

“如果公共交通更便利,我就不用开车了,也就不用为停车发愁了。”这是不少人的想法。通常来说,公共交通越强大,私家车出行需求越小,反之亦然。破解“停车难”,还需跳出车位供需关系,引导更多人将目光转向公共交通。

以青岛为例,近年来,地铁加速成网,今年上半年,8条地铁线路累计运送乘客超2.5亿人次,日均近140万人次。其中,最高日客运量235万人次,公共交通分担率最高达到61%。同时,青岛大力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截至目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公交、地铁换乘距离小于150米的地铁站点数量共有95处,占比91.3%。

青岛公交与地铁“无缝衔接”,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公共交通的便利 图源:青岛交通

此外,不少城市正在发展“P+R”停车模式。即在地铁站等公共交通枢纽附近建造停车场,方便人们停下“私车”、换乘“公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车堵、停车难问题。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用系统科学的观念与综合集成的方法来研究城市。治理“停车难”,不能只做简单的“加减法”,而要系统考量、精细施策,让更多人享受到“停得下”“行得畅”的便利。

作者:王沐源

欢迎扫码关注“青岛宣传”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王逸群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