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供需两端 稳中有进
当前青岛经济运行如何?从已发布数据来看,“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展现出足够韧性。从供给侧看,“破”“立”之间加速结构焕新。工业“底盘”扎实,稳固实体经济根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继续处于“较为景气”区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1%和2.8%。 工业企业加速更新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服务业增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力强。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提速0.1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0%,比上半年提升2.8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667.8亿元,同比增长5.8%,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72.7%。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6%。从需求侧看,“三驾马车”形成拉动经济的合力。投资向“实”。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9%,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5%。消费向“新”。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2.2亿元,同比增长5.1%。限额以上单位中,新能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3%、36.2%、41.3%和2.2倍。
近期,楼市人气开始回升出口向“优”。前三季度,青岛市出口3889.1亿元,增长8.3%,增幅从1-5月低于全省2.1个百分点提升至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1965.1亿元、增长13.1%,高于全省、全国5.4、5.1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50.5%,提升2.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前三季度青岛市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因素加速集聚,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02
用好政策 聚力落实
这次会议上,还审议了一份分量很重的文件——《关于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任务清单(第一批)》。近段时间,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多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现在距离年底仅剩60多天,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首先要聚焦用好用足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而青岛这份文件从名称上提出“任务清单”,指向性也非常明显,就是“一对一”落实和承接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本次会议在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时,围绕加力抓好政策落实,也明确了几项重点:要落实好房地产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加力扩大有效投资,抓好“两重”项目建设,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优化投资结构,增强发展后劲。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持续放大“两新”政策效应,大力提振文旅消费、服务消费,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以上几个重点,包括了房地产、投资、消费等政策的落实,而这几项也是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03
瞄准目标 干字当头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时,特别提到“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担当,山东责无旁贷。此次会议也再次强调,青岛要努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打头阵、当先锋”,不仅是经济指标上的“稳健向好”,更要在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等重大任务上探路前行。10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了不少有关增量政策信息——研究制定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尽快出台“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网络发展、5G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的接续政策;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以工业立市的青岛,要抓住难得政策机遇期,持续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产增产,积极拓展产业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形成新的增长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部署。商务部正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推动各项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兴市的青岛,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积极扩大进口,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19家食品外贸企业以“青岛展区”形式亮相2024法国(巴黎)食品展
此外,要扎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精准帮扶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要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锚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并向更长远的谋划迈进,以奋斗之你我,成就奋进之青岛。记者|刘兰星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