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常被贴切地称为“大象经济”。翻看前三季度经济报,山东这一“大象”特征无疑愈发鲜明。
GDP总量71981亿元,增长5.6%,好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位列经济大省前列;出口总值1.52万亿元,增长6.4%,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78.5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新型储能装机571.9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一项项重要指标、关键数据,既有增长之“量”,又有发展之“质”,折射出一个大省“块头更大”“筋骨更强”的特质,以及在全国大盘中“挑大梁”的突出分量。
时代发展到今天,观察一个地区发展态势,在看“量”与“质”、“形”与“势”的变化时,都不能忽略了地区本身的经济体量。经济体量不同,它每增长0.1个百分点,所蕴藏的力量,所展现的态势,往往极不相同。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块头”越大,转身越难、前进越难,每迈出一步所面临的承重与风阻,都比别人更大,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实现0.1个百分点的增长,也都更为艰辛,都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别忘了,“块头”越大,每迈出一步,它所带来的绝对值也比别人更多,所激发的化学反应也更强烈,所牵引带动的势能也更强劲。由此可见,“5.6%”来之不易,“5.6%”的“含金量”不容小觑,“5.6%”就是加速度。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向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当此情势,“大块头”实现“加速跑”的诀窍是什么?
是不安于现有体量的志向,是以量的合理增长推动质的有效提升的“技法”。回顾前三季度,从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刺激消费市场,到超时序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各地采取一系列行动举措,积极释放发展潜能;从加快海外仓建设,抢抓“出海”新机,到抢先布局低空经济,培育新赛道,企业不断开疆拓土,打开新的空间。
可以看到,面对多重压力测试,全省上下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既保存量、又努力做大增量,最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持续性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强、成色更好。
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在经济大海中,有风有雨是常态。但无论风雨几何,只有把自己这条大船“块头”做大、动力做强,才能从容化解各种风雨的击打。换言之,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是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的关键,是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基础。对于山东这样的“大块头”而言,尤其如此。
经济增长是多变量函数,不同变量的作用力随着内外部条件变化而变化。审视当下,做大做强“块头”,首要的是用好用足“政策”这一变量。此番中央推出的增量政策,不少锚定的是今年目标任务。比如,为了尽快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中央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这些政策聚焦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困难,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起来,必将带来体量体质的有效跃升。
做大做强“块头”,也要善用科技创新为己赋能。正是以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前三季度山东规模以上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13.6%、11.6%,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前段时间,北海造船拿下新加坡等国家的航运订单,凭借的也是大量先进技术的积累。实践证明,在今天的经济大潮中,谁能掌握大量先进技术,谁就能塑强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扩面提质。
置身更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块头大”是一种优势。它意味着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抗风险能力强。立足形势变化,找准自身定位,把“大块头”优势发挥出来,把“大块头”做大做强,就一定能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大众新闻记者 刘帅 策划 任宇波)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