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建筑带来百业兴!市南区这样求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密码”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1日讯 自《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施行以来,市南区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指导,多措并举推进《条例》贯彻落实,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目前,市南区辖区范围内省、市级历史建筑共257处(既是历史建筑又是文保单位的双重身份建筑244处,纯历史建筑13处),另有传统风貌建筑907处。

市南区组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专家库,严格实施行政许可事项,依法设立保护标志,进行保护图则编制和建筑数字化信息采集,强化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监督管理体系。编制并进一步完善《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技术导则》,整体修缮大鲍岛、劈柴院、四方路、黄岛路、天津路、河北路、山西路等街区近百个里院20万平方米建筑。

发挥历史城区文化集聚优势,借助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深入挖掘征集200余处历史建筑、57卷4800余份历史图纸资料等档案,开展老街里、老建筑、老照片等专题研究,整理完成《青岛市市南区历史建筑通览》《纵横街里》等23本专题研究成果和《圣心修道院专题文史专报》《宁阳路历史建筑专报》等文史专报,完成163处里院、29条道路相关档案编纂。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鼓励活化利用,丰富街区业态,加大知名品牌招商力度,加快实施新业态装修进度,加速推进中山路、大鲍岛区域新业态开业运营,为历史城区凝聚商气,重现历史城区昔日繁华。遵循“文脉契合、差异定位、精准引入、多元互补、产城融合”原则,整体谋划街区业态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旧里院+新经济”“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的业态新场景,招引落户青啤壹号传奇、上街里书店等150余个特色项目,海誓山盟、四方路、三江里、太兴里、银鱼巷、劈柴院6大历史街区焕新开放,凸显“慢生活、慢度假”概念,营造青岛独一无二的慢生活街区,打造“可玩、可逛、可夜游”“全年昼夜不打烊”的时尚文旅新地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责任编辑:刘丽娜

(作者:曹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