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1日讯 今年以来,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交警大队按照全省道路交通管理“精准年”部署要求,创新实施“六治”体系,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下贯通、综合施策,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3%、24.7%。今年8月份,全省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深化培训会在黄岛区召开,面向全省各县(市区)公安交警推广“黄岛模式”。
主治统领、综治聚力,深化“三级”治理体系
黄岛交警充分利用区交安委统筹组织推动作用,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区、镇街、村居“三级”治理体系。
实行“1+6+N”实体化运转,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教育体育和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形成牵头抓总合力,每月进行交安会办,赋色管理、一镇一策、因情施治。精准压实建筑工地联管、马路市场联清、校园安全联治,落实源头监管、违法抄告、联合惩戒等相关责任。今年以来累计组织会办10次,联合检查27次,整治隐患897处。
依法推动23个镇街落实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等道路交通安全属地法定职责,在“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设置交安工作推进区,明确1名领导和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负责交安工作,围绕县乡道隐患治理、基层体系建设、风险运输企业和非标车辆管控作为重要事项,精准落实隐患治理举措。
推行“两抓、两挂、两评、四兑”村居自管模式,以交安易站群治和村规民约自治为抓手,依托综治网格,精准摸清人、车、路、企等重点隐患一图展示、挂图管理,在务工农忙、节假日、红白喜事等关键节点进行事前干预。将交通安全纳入“德育乡村”超市积分管理体系,实行违法评价和道德评价,与物品兑换、福利发放和交安礼德榜、交通文明家庭评选挂钩,有效激发群众自治积极性。
众治融合、慧治赋能,破解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难题
聚焦农村短板,强化智慧赋能,融合社会力量,通过“科技+人工”破解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难题。
按照“三必上”“五必上”的要求,紧盯事故易发多发点段,推动交通、住建等部门综合采取建设平交路口让行“四个一”336处、93处国省道路口右转盲区防范“三个一”并加装硬隔离、开展935处“提视亮口”等措施。依托警保合作、警企共建,推动保险“反哺”、企业“回报”共担社会责任,治理县乡道交通安全隐患159处。今年以来,实施治患措施的穿村过镇路口路段,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治理前下降九成多。
建立“情指行”一体化指挥平台,联通区级社会治理、部门监管、镇街网格等数据,实现联动应急处置可视化、扁平化、精准化。推行农村道路实施无人机隐患排查治理新举措,“科技+人工”“科技+现场”“科技+提示”精准研判、摸排、整治隐患。针对恶劣天气高影响点段,立体化建设210处“黄人系列”治患设施和9处团雾预警“雾感智控”系统,通过听觉、视觉、触觉进行警示提醒。在国省道建设2处“超员CT”和8处“智能称重”监测查处系统”,精准治理“两超”隐患。研发电动三轮车管控预警小程序,在23个镇街、145个行政村落地实施,实现了“一抓拍三识别”、“一报警三响应”,破解8.9万辆电动三轮车管理难题。
融合社会资源,开展“主动宣教”,紧盯“三类群体”,用好志愿服务宣讲员、劝导员、社区在职党员三讲,拓展公共LED屏、公益电影放映前、公交车载电视三亮和大喇叭、小喇叭、感应喇叭三响载体,深化逢集必赶、工地必进、景区必宣“三必”宣教形式,积极推动镇街、教体等部门建设4处“沉浸式”宣教主题公园、16所主题校园,试点推行“中小学生交安绿册”。今年以来开展宣教80余场次,播放警示短片18期、出行提示130余条,形成“滴灌宣教+无缝宣教+直面宣教”的共治格局。
联治合力、督治问效,联动共治压实部门属地责任
落实挂图作战、挂牌督办、对账督导“两挂一督”,强化联动共治,精准考核督导,有力推动责任落实。
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实施交安委考核镇街、镇街考核村居、村居考核居民“三级考核”,把落实“三同时”“到场制度”等纳入区政府政务督办事项,将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专项资金纳入区、部门、镇街年度财政预算,保障隐患整改到位。
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每月会商调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具体目标、整改时限,下发“任务清单”;每月联合督导检查,下发“整改清单”。研发镇街道路交通隐患风险评估系统,实现对镇域、村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的“全面体检”、闭环管控。今年以来,共研判会商10次,解决问题86个。
明确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党政领导干部到场、复盘、倒查、通报制度,存在隐患的一律下发整改通知单,措施不力的一律提请管委政府督办,隐患整改久拖未决或连续发生亡人交通事故的一律提请检察建议书,健全“三方”责任追究机制。今年以来,共下发整改通知32次,提请督办11次,提报检察建议2次,有力推动责任落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通讯员 冯希军)
责任编辑:杨小萌
(作者: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