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展现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本报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大省挑大梁”栏目,分阶段分主题展现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落实举措和工作成效,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10月18日起推出“绿色先行”系列报道,全面反映山东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践成果。敬请关注。
在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土耳其,山东企业海尔频频点亮出海“新航标”,加上年初开业的厨电工厂,海尔已拥有了涵盖干衣机、洗碗机、灶具等在内的庞大工业园,年产能可达数百万台。实际上,海尔在当地扮演的角色除了家电生产商,还是绿色方案“输出者”。近日,海尔土耳其工业园区获得I-REC(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认证,140亿份的I-REC认证积分点代表着140亿兆瓦时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覆盖了土耳其工厂100%的电力需求。
工人在海尔绿色再循环互联工厂冰箱拆解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报道)
再将目光投向国内,海尔在莱西首创的家电再循环绿色生态体系新增一省外落地成果:湖北荆州公安县的海尔绿色再循环产业园已在今年6月底开工,正式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废旧家电年拆解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年再生10万吨。以回收为起点,通过拆解、再生及下游再制造,废旧家电开启“重生”之旅,按一年拆解200万台计算,叠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年碳减排量约为1.7万吨,相当于种植155万棵树。“近年来,海尔持续推动设计、制造、营销、采购等全流程的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相关的专利技术明显增多。”海尔智家再循环互联工厂总经理李世亮介绍。
从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到推广绿色工艺、打造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等,如今在山东,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同海尔一样加速向“绿”升级。仅2024年,山东就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73家,绿色工业园区3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6家。
制造业在山东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先“绿”起来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为牵引,山东突出政策集成、机制集成、服务集成赋能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山东省级绿色制造载体从单一工厂扩展到园区和供应链,呈现从点到线、由线到面集群化发展态势,国家层面也有绿色工厂等多个指标位居前三。”省工信厅绿色发展推进处处长窦志强介绍,山东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制造业绿色发展底色进一步擦亮。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拖拉机工厂总装车间内,工人在装配智能拖拉机。(□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报道)
秋日的齐鲁大地,“但闻机器声,不见农人忙”的科技范儿“丰”景涌现。“我们生产的无人驾驶籽粒收割机,依托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北斗卫星系统,可实现行驶路径更直、轨迹偏差更小,有效减少收获籽粒的破碎率和压倒率,实现提质减损。”潍柴雷沃拖拉机研究院智能驾驶首席工程师王辉表示。今年1月,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伴随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出台带动高端绿色智能农机消费信心增强,雷沃预计全年可实现营收超170亿元,增长18%。政策精准发力驱动供需双向奔赴,让践行绿色制造的企业能及时收获耕耘的成果。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山东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大类技改投资全部实现增长,带动整个行业技改投资增长14.7%。
绿色发展离不开厚植高端、智能“基因”,特别是需要不断强化生产过程中先进设备的支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机遇,山东谋划推进高端化跃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本质安全提升、优质设备供给5大行动,尤其是依托装备制造大省优势、聚焦设备更新重点行业开展优质设备供给能力调查,完善创新产品保险补偿机制,累计培育推广首台(套)等先进技术装备2000多项。在机械、化工、冶金、医药、电子、新材料等13个重点行业,山东面向全省优选50个典型案例为企业“看样学样”提供路径参考。目前,我省累计已有168项技术装备列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数量居全国前列。
将绿色制造视为系统工程,山东一方面强化节能降碳“内核”驱动,不断壮大绿色制造载体规模,另一方面瞄准资源综合利用“末端”循环实施扩面、提质、增效三大行动,不断强化政策措施,支持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目前,综合利用领域涵盖尾矿、煤矸石、粉煤灰、赤泥、脱硫石膏、电石渣等近20种工业固废,形成年综合利用量2亿吨、综合利用率76%的消纳能力,初步构建起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一体化、集聚化发展体系。今年,山东研究制定了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集聚化发展政策,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度高、集聚效应好、产业带动突出的县(市、区)予以认定并给予一定财政奖励,一批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园区)正加快建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付玉婷)
责任编辑:陈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