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队百场”进校园 科普讲座话前沿 市科协、市教育局实施科学教育提升活动
为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打造多元、立体、可持续的科普服务体系,突出协同育人,着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大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青岛市科协、市教育局开展青岛市科学教育提升活动,选拔十支优质科普团队,以“百场万人”为抓手,以“科普筑梦 智引未来”为主题,面向我市中小学校开展“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讲座,让科学教育见实效、受欢迎、获认可。
学生“点单”上课,满足多样科普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普活动中的传播示范作用,本次活动团队来自于市科普专家库、“蒲公英”科普名家、市级学会、企(事)业科协及其他从事科普工作的相关团队。各团队抓住青少年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等特点进行科普讲座选题,与时俱进、紧跟前沿,既有数学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力学的融合科普,又有医学、能源、种业等专项科普,更有具备青岛特色的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方面的海洋科普,通过“学生点单+团队接单”的方式,组织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力求让科学教育工作更加符合青少年“口味”,构建“团队优质、主题多元、资源丰富”的活动体系。
优质资源均衡,推动实现教育公平。农村地区存在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有限等现实情况,农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诸多挑战。为缩小城乡科学教育差距,本次提升活动鼓励各团队面向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引导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迈向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农村学校科学教育质量提升添砖加瓦。
讲座形式创新,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各团队创新科普教学方式,结合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在动手实践课、深度体验课中深化科学知识普及。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学生心中埋下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种子,进而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科技强国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掌握更多前沿科技知识与信息,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科普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传播者”。
青岛市科协将继续强化社会动员、整合科学资源、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动员市科普专家库、“蒲公英”科普名家、科学副校长等科技工作者,围绕科学教育提升协同聚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赋能“双减”落地见效作出积极努力。(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市科协供图)
责任编辑:王臻
(作者: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