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之城:能级跃迁焕新颜

    更新时间:2024-09-30 18:13  
时间塑造了山河也缔造了奇迹。2023年,城镇化率已提升至78.3%,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城市功能的全面升级,彰显着青岛这座奋进之城的跃升活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青岛城市道路总长度延伸36倍,各类医疗机构数量增长112倍,城市绿地面积扩大402倍……此外,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40平方米;全市养老机构达到329个,床位数4.6万张……
读过这串无声却有力的数字后,再回望,75年间青岛城市品质的变化更加生动且具象:从“一间屋”到“一套房”,从辛苦“蜗居”到舒适“安居”,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岁月的光影里,城市道路从小街小巷变为路网纵横,无论是盘旋在上空的快速路,还是疾驰于地下的地铁,都犹如时间隧道,带领人们穿越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洪流奔涌向前,城市巨变就在身边。75年间,青岛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在历史的纵深中审视,我们理应渗入更多的辩证思考:在“快与慢、古与新、柔与刚”的有机平衡中,探寻向国际化大都市挺进的独有节奏和崭新路径,努力让1000多万人民群众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之城的建设者与共享者。
航拍青岛五四广场周边。刘栋摄
快与慢
清晨,当整个城市渐渐“苏醒”,不少“上班族”早早出门,踏上通勤路。或是驱车驰行在宽阔平坦的快速路上,或是乘坐在地铁里“飞驰如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城市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快起来。此时,能真切感受到青岛发展的“快节奏”。
倘若彼时漫步在浮山森林公园,收获的将是“一步一惊喜”: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在阳光下绚烂盛开,远处成片的树叶在风中婆娑起舞,人们有的晨起锻炼,有的登高望远,优美又朴实的图景十分治愈。此时,又能真实感受到青岛人悠闲的“慢生活”。
在城市巨变中,“快”与“慢”兼容——“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是慢;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是快。
论快,经济实力空前跃升的背后,枢纽城市建设功不可没。1949年仅有的243公里城市道路,延长至2023年的8630公里;全市客运量由350万人次增长至5692万人次;2007年青岛首次开通动车组,正式驶入动车时代;2021年省内首座4F胶东国际机场通航,航线244条、通航城市169座;青岛港已有220余条航线、通达世界700多个港口。
1958年,小白干路开始从乡村土路升级为城市主干道,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进入青岛的唯一一条高等级公路。1999年,小白干路正式更名为重庆路。随着青岛城市更新建设启动,2023年重庆路从地面“走向”空中,仅用一年时间,一条纵贯南北的快速路拔地而起,高峰时段全程通行时间由以往的50分钟缩减至20分钟以内,让“车轮上的青岛”越跑越快。
尤其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青岛把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摆在首要位置,辽阳路快速路、重庆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金家岭立交、山东路-鞍山路立交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通车,东岸城区“四纵五横”的快速路网体系初步构建成型,快速路建成率由52%提升至73.6%。
从地铁的发展速度,也可窥见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自2015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至今,青岛地铁每年都有新线开通。目前青岛地铁运营线路增至8条,运营里程增加至348公里,随着“轨道上的青岛”提速疾行,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动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眼百姓需求,青岛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精工细活,城市更新以更有温度的举措、更精细的管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慢生活”需求。1949年青岛仅有城市公园3个,2023年这一数字则增长至324个;城市绿地面积也由以往的133公顷扩大至53471公顷;近年来青岛多次跻身“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更加鲜明。
如今,小尺度、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微更新”正在青岛广泛开展,数百名青年社区规划师“下沉”社区,与居民共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的微更新、小改善。漫步在“微更新”升级改造后的青岛老城区街道,可以看到笑靥如花的孩子们在嬉笑打闹,也可以看到双鬓斑白的老人互唠家常,让这座城市更具人情味儿和烟火气。
航拍青岛历史城区周边。刘栋摄
古与新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的代名词。“红瓦”二字所指的正是里院所映衬出来的城市底色。据193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新中国成立时,青岛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处。往后的几十年里,老里院承载着几代青岛人的居住记忆,藏着老青岛世俗生活的烟火气。
“一二一,上街里”,穿越近百年历史,这首童谣如今再次回响在青岛老城区。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青岛历史城区举办600余场次艺术活动,吸引总客流量约3590万人次。正在火热开展的2024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更让老城区人气掀起新高潮。在庭院内,聆听相声评书;在街角处,偶遇国潮喜剧;在戏台,欣赏sketch(素描喜剧)演出;在楼台,与畅笑脱口秀互动——通过有机更新,青岛的“老城区”正成为更具张力和活力的“新场域”。
场景更迭,“古”与“新”交融——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是古;推陈出新的“活力场景”,是新。
如今,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让“老记忆”演绎“新体验”、“老街区”焕发“新场景”。位于中山路72-74号的青岛商会旧址被改造为“中山路城市记忆馆”,生动讲述着百年中山路的发展史;广兴里作为青岛华人居住区最早的“商业综合体”,通过重塑功能布局,成为区域内“庭院演绎”主阵地;地铁1号线中山路站A口的巧妙设计,实现了交通设施与风貌建筑的完美融合,为片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城区内,各类新兴业态也在不断涌现。太兴里CAMELLIA咖啡、三可别院、1919新青年聚场、荷田酒肆以及里院美术馆等多家店铺陆续开业,覆盖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等多个领域。截至今年8月底,历史城区核心区共引进各类新兴业态278个,新增运营面积31.9万平方米。
显然,青岛历史城区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探索更具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立足新发展阶段,青岛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理念渗透到“品质之城”的塑造中。在青岛905.2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上,灵山湾、崂山湾等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海湾正在不断涌现。每逢周末,不少海滩上帐篷林立,欢声笑语,近海、亲海的画面随处可见。近年来,我市统筹大气、水、海洋、土壤等要素,坚持区域联动、陆海统筹、水土共治,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打造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
绿水倒映蓝天,“青岛蓝”刷屏朋友圈已是常态。近些年,青岛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三。
随着生态环境稳中向好,青岛不仅“颜值”提升,且“内质”也在增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宜居城市等含金量十足的城市“桂冠”加冕青岛,“生态幸福”的感染力和辐射面在城市中不断扩大,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
航拍青岛老城区。刘栋摄
刚与柔
“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的使命所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青岛不断织密纵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目前已经实施四轮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建筹保障性住房10.3万套;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8991个、医疗床位7万张;为9.1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0.2亿元,为8.5万名大病群众报销医疗费60.3亿元;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9个、床位数4.6万张……
打造营商环境“最硬内核”,事关发展大计。一直以来,青岛用“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一个入口”可申报45个服务场景的1600多项政务服务;“一个承诺”可在市级643项事项中实现“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一张地图”可显示四级3000余个便民服务场所地理位置、咨询电话、可办业务清单等关键信息……从“一”到“多”的变化,勾勒出青岛不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轮廓。
城市变迁中,“刚”与“柔”并济——澎湃新动能的“改革之举”,为刚;以人为本的“城市温度”,为柔。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人们对房子简单而朴素的愿望早已变为现实。李生德是从老沧口工人宿舍里成长起来的,据他回忆,那时候一间住房进门的三四平方米为锅灶,越过去是里间,三代人挤在一起住。然而如今全家早已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中,一家人其乐融融。
据统计,1958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到2023年底,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0平方米。从公租房到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城中村改造到老旧小区改造,一项项住房保障举措正在“一砖一瓦”中落地见效,垒砌起千万民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景,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现代医院,保障人民健康,也始终被青岛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据《青岛市志·卫生志》记载,青岛现代医院起步较早。1949年6月青岛解放之时,全市仅有设备简陋的卫生机构76处,病床1059张,各类卫生人员2150人。如今,这组数据已全面刷新: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980家,设有床位69611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2.4万人。
已见繁华结硕果,更立新志谱新篇。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新征程上,青岛正在奋勇前进,通过城市更新建设等一系列行动,让这座城市更有气质、更有温度、更加美好,形成更加强大的“向心力”,在更高水平、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上建设“品质之城”,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冰洁)


责任编辑:兰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