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淘吧 > 正文

连续三年居第一梯队!这一领域多项重量级报告“点名”青岛

图片

有态度的思想者海洋领域又一重要报告发布,再次“点名”青岛。21日,在2024国际海洋腐蚀防护产业大会上,《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3》发布。报告显示,青岛海洋新兴产业连续三年位居第一梯队。

图片

近年来,海洋生产总值稳居国内第三的青岛,加快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海洋经济加速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青岛海洋新兴产业连续三年位居第一梯队,正是青岛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一份优异“答卷”。不只是该报告,今年以来,《世界领先海事之都》(2024)等多项报告相继发布,纷纷点赞青岛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的进阶发展。

01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亮眼‍‍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而形成的产业。一般而言,海洋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目前,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主要来源于海洋运输交通业和海洋旅游业,换言之,海洋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海洋经济的“大盘”。不过,随着经略海洋的深入,我国海洋传统产业加快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同时,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深海开发等海洋未来产业逐渐兴起。海洋新兴产业往往表现为科技性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等特点,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增长点。近年来,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均已表现出不凡实力,日益成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3》正是聚焦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持续增长,同比增长18.2%。全年新增企业1.9万余家,披露融资金额超过190亿元,研发活动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招标数量、中标数量等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这表明2023年海洋新兴产业对人力和科技创新的投入持续加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数量稳步上升。该报告还指出,广东、山东、江苏三强领跑地位持续加强。从区域指数看,广东、山东、江苏三省历年的贡献度均在10%以上,是海洋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2023年三省贡献度达到43.4%,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三强领跑局面进一步巩固。从沿海城市来说,上海、青岛、广州连续三年位居第一梯队,对总指数的贡献合计占比21.4%,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图片

具体到青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亮眼。2023年,青岛市新注册成立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超过940家,同比增长17.5%,海洋新兴产业入场企业数量保持较快增长。青岛市存续企业总量超7000家,位居主要沿海城市第二位。在绿色船舶、智能航运、海洋观探测装备等赛道,青岛表现活跃。

02

海洋传统产业不断升级

《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3》之外,今年还陆续发布了《世界领先海事之都》(2024)等多项报告,纷纷关注到青岛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传统产业升级。今年4月,由挪威船级社(DNV)和梅农经济(Menon Economics)共同编制的《世界领先海事之都》(2024年)出炉。报告显示,在全球前30名海运城市中,中国有7座城市上榜,而青岛位列其中。该报告根据航运中心、海事金融与法律、海事技术、港口与物流、吸引力与竞争力等五个支柱领域的近70个指标来评价世界海事城市。根据报告,青岛在港口与物流和海事技术领域表现较为出色,特别是港口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三,班轮运输联通指数位居全球第四,船厂交付船队位居全球第七。在全球海运城市中,青岛由2022年的第30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28位。

图片

港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贸易的近90%通过海运完成,全球35个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依托港口发展起来,全球财富的50%集中在沿海港口城市。以港兴产,以港兴城。港口经济是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之一。今年7月,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4)》。报告显示,青岛港在世界前列中位居第四,并且连续两年在世界前列排名中位次前移(2022年位居第六位,2023年位居第五位)。同样在7月,《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2023)》发布。因极具辨识度的海洋城市形象,青岛获得“海洋资源机遇之城”评价。报告介绍,青岛依海而生,有着与生俱来的蓝色基因。海洋赋予城市独特的魅力,也给予城市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海洋航运贸易、海洋科技创新等汇成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侧写。另一方面,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是青岛的名片,海洋观光游览、娱乐体验成为网民最关注的场景。

03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各项报告对青岛海洋发展的肯定,对青岛来说,既是激励也是鞭策。从数量上来说,青岛海洋产业门类齐全,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均有布局。但从质量上来看,青岛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规模仍然偏小,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等等,需要系统性、长期性部署,而青岛正拿出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青岛“划出重点”。今年,青岛首次提出建立“4+2+4”海洋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旅游、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

图片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青岛顶格部署。今年6月,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强调要改造提升海洋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等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要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积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着力塑造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超前布局深海开发、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应用,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今年9月,青岛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全面推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青岛市2035年海洋发展远景规划》等文件。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相信随着系列部署落地落实,青岛海洋发展将进一步乘势而上,更多的成绩出现在更多的报告中。记者|李勋祥      编辑|张晋制作|宋尉嘉

图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