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坚守10大类工作岗位、40个工作点位,累计服务超过5550小时 青年志愿者全力服务上合组织妇女论坛

    更新时间:2024-09-13 06:27  

青年志愿者为嘉宾提供站点接送服务。

本报9月12日讯 1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在青岛启幕。共青团青岛市委组织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英语及俄语专业的100名志愿者参与本次论坛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青年志愿者们分布在10大类工作岗位、40个工作点位上累计服务超过5550小时,以扎实专业的外语能力、朝气勃发的精神面貌和细致耐心的热情服务为本次论坛的顺利举办增添了一道亮丽色彩,赢得了参会嘉宾的肯定和点赞。

前期,为确保志愿服务工作高效开展,团市委积极对接志愿者来源高校团委,高标准完成了志愿者的选拔招募。团市委邀请筹备工作组、山东文旅集团、市委外办等单位的业务负责人作为培训讲师,全面细致地开展志愿服务规范、外事礼仪、岗位技能等内容的通识培训及专业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此外,团市委还组织志愿者进行了全要素实地演练,全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能力过硬的青年志愿者队伍。

论坛开展期间,不到七点半,志愿者们已经穿着统一服装在各自负责的岗位准备就绪,用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位参会嘉宾。随着嘉宾陆续入场,开启属于他们的“论坛时间”,青年志愿者们也积极活跃在嘉宾引导、会务保障、媒体宣传及讲解翻译等各个工作岗位,向嘉宾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工作过程中,他们落落大方、热情有礼,每一次微笑引导、每一次真诚的耐心解答都展现了岛城青年的使命担当和青春风采。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刘家裕是翻译讲解岗位的志愿者,无论是站点接送,还是提供咨询引导,甚至是专业术语的精准讲解翻译,他都能高质高效地完成。在引导外宾外出参观时,他用熟练流利的外语将青岛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化身青春文化使者,助力文明的沟通交融。“奋斗、奉献和责任将一直成为我们这一代青年志愿者的坚实底色。”刘家裕满怀热忱地表示,自己想通过志愿服务更好地展现中国青年的形象。

作为接待和翻译岗位的志愿者,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苏日娜忙碌于住宿酒店的台前幕后,她一丝不苟地整理着嘉宾的参会证件等资料,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工作的专注。“成长是我这次服务的关键词,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和成就。”遇到携带重物的嘉宾,她总是积极地跑上前去接过行李,确保每一位嘉宾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苏日娜和自己的同伴们用专业与热情传递友好,也让每一位嘉宾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 通讯员 王丽)



责任编辑:苏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