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教育集团校长王先军及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校长孙晓梅为“山海”科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院揭牌。
广泛聚合资源,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激发每一所学校的育人活力,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在进入教育5.0时代背景下,集团化办学正日益深度切入教育的“底层逻辑”。这是一个深化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保持集团化办学的强势输出辐射作用?市南区正在不断探索“更优解”。9月6日,市南区与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合作办学签约揭牌仪式在市南区人民政府会议室举行,为高位提升聚合型教育集团,打破传统边界优化教育联结机制,升级科学教育实施路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市南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解锁更多可能。
<<<聚智
联动高校科研院所
市南学子培养享“顶配”
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正成为激发学子科学潜能、培植科学精神的重要抓手。在市南区,孩子们与科学的距离将在沉浸式新场景中持续拉近,打开最前沿的科学视野——仪式现场,市南区委书记王锋与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姜元韶为青岛市市南区少年科学院揭牌。市南区将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将少年科学院打造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发现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素养的青少年人才。随后,青岛二中教育集团校长王先军及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校长孙晓梅为“山海”科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院揭牌。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陈松林也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且有了“新身份”——姜元韶为陈松林颁发了市南区少年科学院及“山海”科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院名誉院长聘书,这意味着市南区基础教育科教人才培养有了院士坐镇。
陈松林认为,市南区少年科学院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进行了深度对接,是集团化办学、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突破举措,“相信市南区将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青岛的科技创新教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王锋则表示,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抓实学校科学教育,实施好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行动、高品质科学教育进校园行动等科学教育任务,构建起“教育全阶段、培养全要素、育人全链条”的“大科学教育”新格局,打造科学教育强区。
<<<聚力
优质高中初中“牵手”
跨区域学段打通培养路径
翻开青岛教育发展史册,缘起于市南沃土的青岛二中,在青岛湾畔扎根下山海文化的丰厚底蕴,写就了“最优教育”的示范样本。而位于市南历史文化城区的青岛二十六中,秉承“兼爱齐山,博学济海”的校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为义务教育的一处高地。这样两所学校合力办学,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备受关注。
在活动现场,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焦淑军与王先军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按照协议约定,青岛二中教育集团、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将开展跨学段联合办学,发挥青岛二中、青岛二十六中两所学校作为“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的优势,开展“一核心双跨越五优成长”合作办学实践,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探索跨区域、跨学段的创新能力、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持续提高两所教育集团校的教育领先优势,加速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青岛实践”。
据青岛二中副校长赵忠勇介绍,两个教育集团还将依托“山海”科学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院的创立,组建课程项目组、教研项目组及教师培训组,按照“高中牵引、内容整合、一体化筑基”的基本原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和深层次互动合作。
“这次签约,是我们在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再次迈出的新步伐。”焦淑军告诉记者,目前正值市南区集团化办学全面提档升级的关键时刻,青岛二中教育集团、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开展跨学段合作办学,就是要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
<<<聚能
立体交互式集团化
营造“最优”教育服务生态
集团化办学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但均衡不等同于整齐划一的均等,更不是单一的复制粘贴,“解题”关键在于让每一所学校都能寻找到适切的集团化模式。
自2020年以来,市南区集团化办学不断按下“倍速键”:市南区中片6所小学与西片6所小学攥指成拳,成立“微集团”;市南区琴岛学校挂牌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开启“一长两校”办学模式,探索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学校师生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青岛二十四中与青岛七中组成教育集团,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提升办学品质;青岛五十一中与青岛五十九中联合开展青年赛课活动,邀请区市教研员联合教研,五十一中成功立项市优质资源倍增重点课题……梳理市南区集团化办学历程会发现,形式灵活、样态多元、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正进一步推动辖区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实现裂变聚能效应。
记者从市南区教体局了解到,下一步,市南区将持续实施“西提东优中扩”教育发展战略,依据地理位置、学区划分、入学需求等因素,统筹规划教育集团的空间布局和成员学校数量,确保区域内学校100%加入教育集团,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带动新建学校、相对薄弱学校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探索建设教育集团新型教师发展平台,建立“大教研”模式,让团队成员的知识理念持续更新;加大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科研院所、优质高中的合作力度和深度,用好用足专家资源、场馆资源等,营造市南区集团化办学“最优”教育服务生态,持续提升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