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李沧区衡水路的青岛华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刘卓毅 摄
测风激光雷达正在测试中。
公司的研发团队正在开会。
为寻找一处独门独院的办公地点,青岛一家有航天科工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落户李沧区东部。入驻六年来,这家企业快速发展,相关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1/3。8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衡水路的青岛华航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青岛华航”),听他们讲述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帮助下,潜心研究不断发展壮大的故事。
测风激光雷达
在业界崭露头角
8月27日上午,青岛华航两台扫描式测风激光雷达正在大院内进行测试。公司的研发人员表示,他们开发的激光雷达,可以探测并采集4000米到10000米高处的风速、风向、PM2.5、气溶胶等数据。
风速和风向对于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航空运输、气象预测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参考意义。以往要测风速风向,先要建设一座铁塔,在顶端安装采集设备。“如果在平原上建设还好说,如果在山区或者海上难度相当大。”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在海上,一旦测试结束,拆除铁塔的成本甚至比建设的还要高。
在这种背景下,测风激光雷达应运而生,利用激光技术,雷达不但能探测到更高空域的风力风速等数据,而且不再需要建设铁塔。除此之外,设备体积只有两到三个汽车轮胎大小,一台面包车就能运送,不仅便携,还能重复使用。正因为如此,青岛华航研发的测风激光雷达设备,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帮企业开通电梯
社区送上贴心服务
“我们公司是2014年创立的,一开始在一幢写字楼内办公。”公司高管杨长鹏告诉记者,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需要找一个独门独院的办公地点,开展研发和测试。杨长鹏和同事们经过寻找,在2018年,发现李沧区九水街道王家下河社区的一幢办公楼在对外出租,这处办公楼前有一片区域,满足“独门独院”的需求。
青岛华航开始和王家下河社区接触,双方谈妥后很快签约入驻。企业的搬迁并非易事,搬到新办公地点,难免有新的问题。不久前,王家下河社区工作人员走访企业时发现,青岛华航办公楼内的电梯一直未启用。询问后得知,电梯启用需要安检、年检等手续,还要联系维保公司,青岛华航一直忙于业务,这项工作没有推进。社区便主动提出可以帮企业跑手续,寻找维保公司,最终开通了电梯。
“我们遇到的类似问题,社区很热情,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杨长鹏说,前不久,公司发现院内铺设的地砖设计有透水孔洞,影响车辆进出,天气干燥时还会尘土飞扬。向社区提出问题后,社区很快安排工人到场硬化施工,解决了企业的烦心事。
潜心发展10年
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3
创立10年、迁入九水街道6年以来,青岛华航不断发展壮大。青岛华航的雷达产品曾在青藏高原、北极等地留下过测试的足迹,还曾全程参与“雪龙2号”南极考察任务,在极地地区低温、多风、多雾、高湿盐度的复杂环境中,对低空大气风场进行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全天时的观测,为科考人员提供精确的大气风场数据,保障科考船的航行安全。
青岛华航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企业70多名员工中,90%是本科以上学历,1/3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李沧区东部靠近山海,有丰富多样的测试环境,技术人才可以在此开展研发测试。由于技术领先,青岛华航研发的测风激光雷达设备,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超过1/3。
李沧发挥优势
创建科创大走廊“青创城”
近日,我市发布了《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要依托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区域,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串联起蓝谷、崂山区、李沧区的科创发展,推动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深度融合、高效转化,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计划》指出,李沧区域内市级优秀等级孵化器占比较高,科技配套服务贴心,人居环境受青年人青睐,具有承接产业落地的能力,在科创大走廊规划中的定位为“青创城”。
“我们将依托区位优势和载体优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先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等新质生产力。”李沧区九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在高水平谋划、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的过程中,他们将持续发力,不断提高辖区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助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实习生 刘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