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 警惕心不可松懈 多地教育部门呼吁考生和家长 小心成为诈骗分子“猎物”

    更新时间:2024-07-03 11:30  

@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div.Section0{page:Section0;}

2024年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闲暇的高考后时光来了。然而,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压力都随之消散,考生“撒欢”之余,仍需注意安全,谨防诈骗

高考诈骗是考后第一课

“花钱就能改分”、“我们内部有指标”、“可以低分跳档录取”……每年高考,一些心怀叵测的诈骗分子正在搜寻合适的“猎物”。

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是教育补贴诈骗的高发期。诈骗者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等名义,诱导考生和家长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进而实施诈骗。提前查询考分也是诈骗者常用骗局。他们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考生和家长一旦点击链接,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软件,导致网银信息被盗取。还有的诈骗者要求家长付款查询分数。除此以外,诈骗者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他们要求考生家长支付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等费用。还会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更有诈骗者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这些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往往与学校真实通知书极为相似,甚至配备了课程资料和学校地址。

多地教育部门和警方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承诺和诱惑。在涉及个人信息和支付费用时,一定要谨慎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和下载不明软件,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5证件晒图要谨慎

随着高考落下帷幕,不少考生和家长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这一重要时刻的纪念照片,警方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分享喜悦的同时,务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活动。

准考证是高考期间的重要证件,上面包含了考生的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如果考生将准考证晒到朋友圈,这些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复制和利用。身份证是证明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即使对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进行了模糊处理,但在稍懂图像修复技术的不法分子手里,这些信息仍然可能被恢复或加以改造利用。考生号是整个高考期间使用最多的号码,成绩查询、录取结果查询、体检结果查询,都需要输入考生号。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考生和家长在晒图时应避免晒出考生号及密码。此外,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也是考生和家长喜欢晒图的内容之一。然而,这类照片同样会暴露考生的考生号、姓名等重要信息。警方建议考生在分享成绩时,可以选择只晒出分数,避免晒出完整的成绩查询页面。录取通知书是考生和家长最为期待的物品之一,但同样需要谨慎处理。录取通知书内页包含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录取专业等重要信息。如果考生和家长想要分享这一喜悦时刻,可以选择只晒出录取通知书的封面或者将内页的信息进行遮挡处理。

别被考后综合症击倒

备考期间,考生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作息和饮食都紧密围绕考试安排。然而,从考试结束到放榜,压力的急剧变化往往让考生难以调适,进而引发“考后综合症”。专家特别指出,考后一周到放榜后一周是这一综合症的高发期,考生应特别关注饮食、睡眠和心理健康。

考生面对高考后的生活,可能会表现出放纵型心理,过度放松导致行为失控;抑郁型心理,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以及茫然型心理,失去目标感,无所适从。专家建议,考生应理性面对现实,采取适当方式放松而非放纵,主动沟通表达负面情绪,同时寻找新的兴趣和目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记者从山东教育发布了解到,今年定于625日下午普通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后,发布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成绩。届时省招考院将为考生推送成绩短信,考生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为高考报名使用的手机号码。考生也可登录山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成绩查询平台(https://cx.sdzk.cn)、爱山东”APP、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高考成绩。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璩骊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