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担使命——聚焦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⑨

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24-06-30 22:50  

6月25日,留学生在位于青岛胶州的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参观。近日,2024“邂逅上合·美丽青岛”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青岛举行,100名来华留学生开展上合国家文化交流、文化体验等活动。(新华社 发)

文化兴,则国运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文化“两创”工作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今年5月视察山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

近年来,山东牢记嘱托,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做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做文明交流互鉴的担当者、践行者,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山东篇章,努力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和山东智慧。聚焦“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从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是党和国家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山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有基础、有条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打头阵、作示范。”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凤莲表示,只要我们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深耕人文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文化故事的山东篇章,我们就一定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聚焦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已连续举办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新“主论坛 分论坛 系列文化体验”人文综合论坛举办体系,组织开展国际青年文化交流等系列文化展示体验活动,走进希腊、意大利、泰国等国举办海外分论坛,推动论坛层次能级、规模影响不断提升,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载体。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表示,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入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以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载体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展现了山东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的使命担当。

“孔子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地处孔子家乡的优势,聚焦中华文明内涵研究、孔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等方向,重点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研究基地。”朱瑞显说,通过孔子——亚里士多德论坛、国际知名汉学家来山东驻研活动、翻译中国项目等,加强中外学者交流访问,使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走深走实;与中国外文局欧非传播中心合作,在《今日中国》英文版、阿文版推出“中国精神和智慧”专栏,阐释中华文明核心概念;还将加强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机构合作,充分发挥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功能,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外国学生了解、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近年来,山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深化移风易俗,在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年开展的有关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显示,99%的群众认为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很有必要,很多群众参加过相关活动,满意率较高。

“我们持续18年开展移风易俗,累计为村民节约资金600余万元,节俭办事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济宁市邹城市峄山镇大庄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豪说。

大庄二村是积极践行文化“两创”、培育崇德向善文明风尚的一个缩影。姜豪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通过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我们将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传承中华美德,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让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枣庄市台儿庄古运河河道边,包括郁家码头在内的13处码头,是京杭大运河沿岸仅存的明清码头。得益于当地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近年来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好文化遗产,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出部署,我们将加大对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积极参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运河文化与旅游、研学、文创、展馆等相结合,让运河文化得以更好传承与发展,让古老的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台儿庄运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振启表示。

“红色齐鲁,山山有故事,河河有传奇”。山东扛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在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活化传承等方面下足功夫。

位于临沭县的红色朱村,近年来吸引了不少研学游客。在这里,大家学习汉字书法,体验临沭柳编,观看红色小戏,体验中医康养。朱村旅游区讲解员胡洋告诉记者,他们保护生态绿、突出“朱村红”,逐步发展成红色游、研学游、乡村游、生态休闲游的旅游综合体。“去年试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

7月,山东将迎来红色文化主题月,以“红色基因 薪火相传”为主题,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省将策划开展一系列丰富的主题活动。“我们将继续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实施沂蒙精神传承发展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化沂蒙精神、红色文化研究,开展红色主题文艺创作,推进红色文化片区建设。拓展红色旅游,建设一批红色研学基地,推出一批红色研学产品,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传承高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赵琳 于新悦 孟一 通讯员 盛超 张家维 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陈海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