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第一课堂要创新”,山东大学实验学校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更新时间:2024-06-01 05:5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31日讯 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是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山东大学实验学校(青岛蓝谷小学、中学)抓住中小学这一培养创新素养的关键时期,秉承集团“教学即研究,学习即探索,经历即成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改变以往培养创新素养的局限,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向第一课堂要创新”的创新素养培育观,在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之路。

山东大学实验学校(青岛蓝谷小学、中学)自 2017 年建校以来,作为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核心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借用、化用、整合、创造各类课程资源,在集团“共享生命成长”教育理念下课堂样态初步创新的基础上,深度剖析学科教学在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重要价值,全方位拓展创新素养课堂培育的范围,系统推进学生创新素养课堂培育体系建设。2022 年,依据各学科学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学校整体构建起创新型课堂的基本模式,挖掘并细化各自学科课程中蕴藏的创新素养培育因子,使之成为显性的教育内容,纳入学科教学的创新化调整中。2023 年初,山东大学实验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创新 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学校进一步编制完善了各学科“创新素养课堂培育教学指导建议”,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通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使创新素养培育落至常规教学。以“思辨”为特征的人文课程、以“质疑”为特征的数学课程、以“论证”为特征的科学课程、以“审美”为特征的艺术课程、以“融合”为特征的综合课程全方位的学科价值体系建立,教学评一体的创新素养培育全面实施,切实推动了学生创新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创新素养培育导向下,高质量课堂的整体模式将全校教师纳入到开发构建的课程体系中,从中小一体教研到年级集备再到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各科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第一课堂的主阵地,充分挖掘各自学科课程中蕴藏的创新素养培育因子,借由学科本质特征促成创新素养培育。通过不断进阶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转型后的“创新”因子各放异彩,呈现出创新素养导向下各学科教学的新样态。近年来,教师在校外课堂对外交流展示中表现卓越,各级教学赛事获奖比例大幅提高,同时在案例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均收获可喜成果。

随着学校“向第一课堂要创新”的全面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高效能学习也日渐变化。以民主化为基调的学习、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学习、以项目式为驱动的学习、以结构化输出为目标的学习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掘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明显增强。第一课堂着色创新的转型,不同学科的日常化课堂实践,促进了不同学段学生在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创新人格培育上的可持续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表现优异,喜报频传。

学校的创新课堂探索与实践也获得了专业认可。学校除荣获“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的殊荣外,还先后荣获青岛市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山东省中华经典吟诵特色学校、高水平海洋教育重点建设学校等。同时,又获得第 36 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校本课程案例奖、山东省优秀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奖、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大奖,并有多项研究课题通过市级、省级申报,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专家与教育课程名家对学校的创新素养培育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在此期间,多个学科的创新化探索成果已辐射至青岛市多个区县、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菏泽市甚至河南、东北、西藏等地,深具影响力。

创新素养是21世纪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培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山东大学实验学校深植“把学生创造知识、探究世界的过程转变成创造性地教和学的过程”的学校文化,向课堂要创新的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探索与实践正在持续深化中。学校力求驱动课堂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系统变革,为每一位师生创造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培养出“信息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蓝小谷)

责任编辑:王臻

(作者:王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