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挖万斤!青岛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

    更新时间:2024-05-29 11:30  

追潮寻“鲜”日挖万斤

丁字湾两万亩蛏子迎来收获

记者跟随渔民赶海直击蛏子如何上岸

丁字湾盛产蛏子,当地人称之为“鲜儿”。今年70岁的于永翠和于希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几代人已经在这片滩涂上养了上百年的蛏子。每年入夏后,他们会跟着潮汐时间表挖蛏子。

5月28日上午10点多退潮,20多名渔民带着特制工具沿着一条“海路”分头出发,来到自家“滩涂田”。经过连续3个多小时劳作,自带的铁筐已是满满当当,渔民们黑黝黝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多年来,这些追潮寻“鲜儿”人,在这片海湾的泥滩里,为市民增添了生活美味,也留下了他们耕海牧渔的辛勤印迹。

赶海“三件套”缺一不可

上午11点,位于青岛市即墨区丁字湾北芦村的滩涂上,呈现出一幅挖蛏子的壮观画面:随着大潮退去,几十名渔民变身“挖蛏人”,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村外的滩涂养殖区,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挖出藏在泥滩深处的蛏子。此时,丁字湾长长的滩涂上,挖蛏子的渔民随处可见,忙碌3个多小时后,每人都收获几十斤蛏子。

于永翠和于希沛住在即墨区田横镇丰城社区北芦村,从记事起就跟着长辈追着潮汐挖海鲜,对这里的一切十分熟悉。过去养蛏子的很少,从20世纪90年代起,渔民开始大规模养殖蛏子,如今已经30年了,周边许多渔村在这片海湾里基本都有蛏子养殖田。

于永翠收获几十斤蛏子。

北芦村邻近的这片海湾比其他地方突出一些,每次潮汐时,潮水上涨速度慢,这便给挖蛏人争取了更多时间。于永翠说,挖“鲜儿”必备的工具就是铁锄、皮筏和铁筐“三件套”,缺一样都不行。铁锄用来挖开滩涂,铁筐用来装蛏子,皮筏则是为了防止铁筐陷入泥滩而准备的“泥上漂”。

于永翠用一根绳子拉着皮筏,顺着一条不知踩过多少次的硬底“海路”,很快来到了蛏子养殖田,将铁筐、皮筏放在泥滩上后,便轮起铁锄开始挖。虽然已经70岁的年龄,但他看上去像是小伙子一样有劲,一手用锄头挖,另一只手快速顺着横切面上出现的小孔插下去,顺势用力一翻,几个蛏子便现了身。还没等蛏子反应过来,手疾眼快的于永翠便将它们丢到了铁筐之中。

“从退潮到涨潮,中间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因为潮汐每天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每天出海的时间也要追着潮汐走。”于永翠说,每月上旬,一般早晨出海,每天向后推48分钟。到下旬,一般都是上午出海,下午上岸。丁字湾从栲栳岛的湾口到上游的金口镇,长约12公里。横跨两个乡镇几十个小渔村,每一片滩涂上都生长着不少蛏子。像他这样的“50后”“60后”都是挖蛏子的主力军,每天都要到海湾里劳作“寻鲜”。

新鲜蛏子装满铁筐。

同一动作重复2000多次

在滩涂里“种鲜儿”,比陆地上种田还要辛苦,不仅要追着潮汐劳作,还时刻担心陷进泥滩的危险。于希沛说,他和于永翠儿时结伴“下海”,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在这片海湾追潮挖“鲜儿”的渔民当中,他们两个年龄最大,让许多50多岁的中年人都很佩服。

同一个动作,在3个多小时里要重复2000多次,于希沛说习惯了倒也不觉得怎么累,将装满蛏子的两个铁筐放在皮筏上,用绳子像拉车一样,又顺着来时的那条“海路”往回走。但回来时的重量却增加了几十斤,显然有些吃力,中间不得不停下来喘口气休息一下。

于希沛说,挖蛏子的最佳时间是在退潮时,特别是大潮期间,如农历的初一和十五。退潮时,海滩上的蛏子最多。这个时间出海挖鲜的时间也长,收获会更多。进入夏天后,开始有海鲜商贩电话订货,这个时候就开始出海挖蛏子了。有时候根据客户需要,即使是赶在晚上退潮,也要戴上头灯摸黑挖。

/幕后 /

为什么这里的

蛏子格外好吃

“这是三年的‘鲜儿’,个大肉肥品相好,每斤收购价15元。”于永翠指着筐里的蛏子说。这种个大的蛏子,在泥滩里已经生长了3年,从肉质和外表上看都是上品。而生长两年的蛏子,收购价稍低一些。于永翠一家在滩涂养了3亩多蛏子,按平均亩产1500斤计算,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

生长3年的蛏子品相很好。

于永翠说,丁字湾零星养殖蛏子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大规模养殖始于30多年前。由于蛏子生长在半米深的滩涂里,渔民需要根据每天的潮汐变化进行收获,所以到现在还一直保持着传统养殖方法。从每年开春播苗后,在滩涂里生长1—3年时间,到每年入夏后成熟收获。随着丁字湾蛏子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目前的养殖面积达到两万亩左右。

由于丁字湾是河流和大海交汇处,所以这里的海水盐分较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滩涂上丰富的物产,其中夏季收获的蛏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贝类海鲜之一。在这里长大的蛏子大小适中、无杂味,而且肉韧结实、味道极佳。每年春天在泥滩之中播下蛏子苗,在一年多的生长时间里,靠天然的海洋牧场自然生长。由于吃着泥滩中大量丰富的微生物长大,蛏子的味道鲜嫩无比。

“因为蛏子生长在滩涂深处,有着天然的避暑功能,所以不会因炎热的天气而影响蛏子的正常生长。等到一入秋,蛏子就因季节变化消瘦起来,那时就不能吃了。”于希沛介绍,丁字湾海域有20多个渔村都有蛏子养殖滩涂。入夏后,每天都会有至少上万斤蛏子上岸,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蛏子一直收获到入秋才结束。

/延伸 /

蛏子苗一般

从南方引进

除了即墨丁字湾海域,在胶州湾、西海岸新区海域滩涂上也有蛏子养殖,但是规模都不如丁字湾海域,目前这里已经成为青岛地区蛏子最大养殖区。于永翠说,每年春秋两季,当地渔民就会到海边的滩涂淤泥中播撒蛏子苗,幼苗钻入淤泥后就不再游走,靠着淤泥中富含的微生物饵料生长,而蛏子潜伏的深度也随季节不同,一般夏季潜伏较浅,冬季潜伏较深。

即墨丁字湾海域虽然盛产蛏子,但是本地渔民播种的蛏子苗一般从浙江引进,这种“南苗北养”的模式让苗种有些水土不服,成活率自然也低一些。养殖户说,蛏子养殖跟水温、滩质、病害、管理也有一定关系,如果管理得当,病害少,养殖效益自然不错;如果遇到病害、高温,苗种成活率降低,养殖收益也很难保障。(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袁超)

责任编辑:毛小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