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生介绍强村共富项目。
壮武村的农田。
本报5月23日讯 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青岛市“党建引领·强村富民”强村共富项目争先赛中,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党委书记王德生荣获一等奖,这个好成绩为壮武村的共富项目争取到260万元的市级财政补助。
如今的壮武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村”。王德生用了13年的时间,带领乡亲流转土地,把“边角料”拼成“大粮田”,成功打造“千亩方”“吨半粮”等示范田,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多年以来,如何让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焕发出更大的活力,长期困扰着壮武村。“我们觉得,提升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王德生称,经过调研,决定引进优良粮食品种,同时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的模式,力争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生态种植。为了确保土地的肥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壮武村还聘请了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土壤改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壮武村的农产品渐渐有了名气。2021年,壮武村种植的小麦,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王德生牵头摸排有土地流转意向的村民,盘活被撂荒的低效耕地。目前,整个壮武村有3000多亩土地被盘活。王德生借鉴了其他村庄的经验,选准了“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的致富路径。2023年,壮武村绿色农业科技共富公司成立,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过120万元。
今年,壮武村又启动了粮食加工设施建设项目:壮武村计划建设3300平方米粮库、300吨粮食烘干塔及相关设施。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建成后每年可储存玉米3000吨、小麦3000吨,同时带动新流转土地5000亩,每年实现集体增收110万元,还将带动30多个家庭农场参与粮食作物种植,让2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捂好国家粮袋子的同时,又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如今的壮武村,已经成为青岛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主体,辐射面积1万亩,粮食年亩产由原来的2400斤提高到现在3000斤,亩产量提高25%。随着更多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壮武村将力争明年实现绿色增粮示范区主粮作物“万亩片”示范田。除此之外,壮武村还将依托强村共富公司,把延长粮食作物产业链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闯出新路。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由宜凡 孙斐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