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微观|让体育场馆看得见、进得去

    更新时间:2024-04-26 21:50  

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从来不是件小事。以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场馆、健身设施为例,建设得怎么样、开放得好不好,直接关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日,广东省清远市大湾镇爆出一起体育馆不对群众开放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建成的大湾体育馆是当地群众强身健体的好去处,但去年底,突然被镇政府划归为干部职工宿舍区范围,设置门禁,禁止群众入内。对此,大湾镇政府的理由是为了安全规范管理,但随着此举引来争议,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回应,政府投资的设施应该向群众免费开放,将马上开展督查整改。

原本向公众开放用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设施,变成政府工作人员专享的内部运动场地,即使在闲暇时也不对公众开放,“公器私用”“看人下菜碟”,既不合理,又违反规定,暴露出一些干部仍存在特权思想,严重脱离了群众,值得警醒。

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向公众开放,是政府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都对体育场馆开放做了要求。针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开放不充分的问题,今年1月1日施行的《青岛市全民健身条例》更是明确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时间和要求,授权市政府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低收费或者优惠开放的具体办法。

近年来,青岛积极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运动场所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市各类健身设施增加到1.1万余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实现了城市社区“8分钟健身圈”和农民健身工程基本全覆盖,深受群众欢迎。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日前,根据群众反映,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高新区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北侧的网球场因设施损坏已关闭两年、青岛山公园内的公共综合球场白天开放时间较短、莱西市体育中心下午5点就关门……这些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体育设施,不能正常开放使用、发挥功能,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及时维修好、管理好。

全民健身关乎全体人民福祉,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单位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坚持服务大众的根本属性,打开体育场馆对群众开放的大门,让体育场馆看得见、进得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