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注销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近日,“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络热议,网友纷纷表达了对于注销手机号可能泄露个人数据的担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号码的用途日益增加,信息通讯、社交媒体、网上支付等各种互联网应用都需要和手机号绑定。
大多数人都期望在注销手机号的同时,与之关联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也能同步失效。然而,“牵手”容易“分手”难,通信运营商在用户注销手机号后,仅仅是取消了号码与机主间的协议,并没有解除号码与各类应用程序间的绑定。在手机号注销后,运营商会收回并空置一段时间将其“二次放号”。如果老用户在注销号码前没有解绑关联软件,新用户就有可能通过手机号码验证的方式登录老用户的账号,存在安全隐患。
从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通信运营商理应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技术手段为消费者提供“干净”的手机号。例如,通过查询验证方式,取消手机号与网站和应用的链接;在手机号注销前,主动提示消费者解除相关绑定;在售卖“二手”号码前,主动提示消费者,告知其中的潜在风险;为“二手”号码设置足够长的复用期限。
相关部门也应完善“一键解绑”服务,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高墙。此前,工信部已经推出了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功能,用户通过该功能可查询本人名下手机号码关联的互联网账号数量。目前,此功能仅支持查询16个热门软件,而且,若用户解绑软件还需要逐一登录页面操作。期待相关部门更进一步,将防范手机号注销风险写入相关规定,引导通信运营商规范操作,实现“一键解绑”全覆盖,促进电信消费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