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正文

让城市更出彩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要从“讲故事”开始

【编者按】按照“提得准、说得对、办得好”提案工作要求,青岛市政协提案工作办公室联合信网传媒推出“优秀提案背后的故事”系列策划,旨在深入挖掘优秀提案背后的精彩故事,树立典型,凝聚力量,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精品提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特色,但青岛的城市文化资源,尚未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气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民进界针对打造青岛特色鲜明城市文化品牌提出提案,该提案也获评此次会议优秀提案。

青岛具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特色。

打造特色鲜明城市文化品牌 讲好城市故事基石

城市是中国故事的承载者、素材库,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范本和案例。“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则是讲好城市故事的基石。”在青岛市政协民进界看来,文化决定着城市的高度,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特色。

青岛可以有什么样的城市故事?市政协民进界认为,如果可以充分挖掘青岛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打造可统一对外传播、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讲述精彩青岛故事,向世界传递青岛声音,便可以让青岛的城市品牌出新出彩,让每个来青岛的人流连忘返。

整合青岛历史文化资源 赋能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民进界在提案中,围绕打造“山海文化”城市品牌、做精品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博物馆城三方面,建议构建青岛文化新格局。

“城市发展离不开人才,城市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人才凝智聚力。”市政协民进界表示,青岛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界的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青岛应创新文化名家招引机制,制定专门招引政策、设立专项经费。同时,建立文化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建立科学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规范的评价体系,为在青创业和工作的“文化人”,创建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市政协民进界还建议青岛应发挥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加强数字化赋能,培育多元业态,丰富休闲娱乐功能,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以此促进居民消费意愿提升。

青岛以文旅赋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

打造青岛特色鲜明城市文化品牌 这个部门多措并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青岛市政协民进界的提案,与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重心不谋而合。目前,青岛已依托山海特色打造一系列文化品牌,并以文旅赋能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进一步推进了青岛“博物馆之城”的建设。

此外,在人才方面,青岛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打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青岛将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文旅产业数字赋能,提升文旅消费供给水平。

下一步,青岛将结合提案所提建议和青岛的文旅发展实际,多措并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打造青岛特色鲜明城市文化品牌。文/信网记者 顾青青 

关于打造青岛特色鲜明城市文化品牌的提案

提案人:青岛市政协民进界

城市是中国故事的承载者、素材库,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范本和案例。而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则是讲好城市故事的基石。

围绕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充分挖掘青岛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打造可统一对外传播、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讲述精彩青岛故事,向世界传递青岛声音。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筑品质,构建青岛文化新格局

(一)打造“山海文化”城市品牌。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齐文化、琅琊文化,崂山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工业文化、港口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成了青岛悠久、独特的地域文化,但文化标识度不够,传播力不强。青岛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特色,文脉底蕴深厚,形成了“创新、开放、自强、奋进”文化内涵,与青岛这座城市气质高度契合。建议以“山海”为代表,融合青岛多元文化元素,打造风格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举办“山海文化”论坛,建立“山海文化”智库,开展专题研究和文化交流,打造系列“故事、形象、品牌、产品”IP,讲好青岛“山海”经,筑造独具青岛特色的城市文化。

(二)做精品牌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更新中,加强对历史建筑、名人故居、古旧村落的文化挖掘、传承和保护,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新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中山路、馆陶路、八大关等13个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明确整体定位与风格,按照“一街区一品牌,一院落一景观,一门店一特色”,加强对街巷、院落进行文化活化,对“老字号”商家、店铺进行个性化设计,讲好街区、院落、门店故事,注入“文化烟火气”,不断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品质。

(三)推进博物馆城建设。以老城申遗为契机,建设青岛历史文化博物馆、崂山文化博物馆、八大关建筑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等一批重点博物馆。探索和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加盟”模式,积极推动社会共建更多的非国有博物馆,打造更多在老百姓身边的“小而美”的博物馆,聚集形成青岛博物馆群落,留住青岛历史文化记忆。

二、聚人才,多元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一)创新文化名家招引机制。青岛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界的优秀人才。瞄准文化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制定专门招引政策,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青岛籍文化人才和国际知名人才在青设立工作站、室,形成更多的“创意街”“作家巷”“画家村”。积极吸纳各类文化名家在青创业,实施个性化服务,共同为城市文化建设凝智聚力。

(二)建立文化人才多层次培养体系。围绕“文化强市”的目标,组织实施多层次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文化人才。全面摸清各类文化人才的底数,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分层次、分批次进行培育。充分发挥驻青高校的学术引领作用,对传统文学艺术,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艺术、电竞产业等文化新业态,设置相关专业,培养和储备专业性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强化“订单式”培养,造就一批文化产业实用人才。

(三)培育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规范的评价体系。积极申办国家级文化奖项、“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品牌文化项目,设立青岛城市文化创新人才奖,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定期选拔优秀文化人才到先地地区和优秀文化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支持本地人才和外地交流合作。在“税学医房”等关键问题,做好配套服务,让在青创业和工作的“文化人”心无旁骛,安心发展。

三、提能级,赋能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聚焦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加快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向西海岸、高新区、蓝谷等区域集聚发展,激活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发挥大项目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扶持出版传媒、影视产业、音乐演艺等优势文化产业集聚化、智能化和创意融合发展,用文化产业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做强做实“电影之都”“音乐之岛”“创意之城”,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数字化赋能。坚持文化数字化主攻方向,加快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发挥文化产业基金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壮大数字动漫、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文化企业,构筑数字文化发展平台,促进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对标上海、深圳文化产业园先进经验,对“新100”创意产业园、“国家广告产业园”“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园等,进行数字化赋能,推进创新型文化产业集聚,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二)打造消费多元供给。充分利用青岛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加强文化和旅游消费研究,对“吃、住、行、游、购、娱”进行全方位提升。打造“名山、名景、名岛、名吃、名节、名俗”特色品牌,规划“海上观青岛”“海岸漫步游”“文化品街区”“海岛体验游”“海洋研学行”“崂山写生”等精品路线。借助“青岛啤酒”“鲁菜”“海鲜”等青岛特色,推出“青岛美食”系列,加强“特色精品酒店区”建设,打造精品酒店。挖掘夜间经济消费潜力,加大对路演、小剧场等支持,布局特色茶室、水吧、艺术体验厅、“网红”书店、图书馆。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展览、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