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 > 正文

“教”无止境“研”续精彩!青岛市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在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顺利开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更好的开展项目式教学,切实提高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质量,近日,青岛市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第12次教学研讨会在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青岛市全体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线上直播1

线上直播2

线上直播课程

教学课堂:执教老师展风采

在课堂展示环节,胶州市瑞华实验小学的潘文峰老师执教了市公开课《计算器的计算与输出——算术运算符》。本节课是“制作计算器”大单元项目中的第三课时,潘老师以口算大赛为情境,通过对比学生口算和机算速度引入课题。在项目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置不同的项目探究任务,引领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在体验算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算术运算符的意义和运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大胆展示操作、交流讨论、相互评价等方式,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落实了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

潘文峰2(出课1)

潘文峰老师正在讲课

潘文峰(出课1)

宋茜(出课2)

宋茜老师正在讲课

南京路小学的宋茜老师将课程推向了高潮,他展示了教学交流课《模拟环保机器人——条件判断与循环结构的综合运用》, “机器人小帮手”大单元设计项目中的最后一课时,宋老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项目——环保机器人引入课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项目实施过程中,宋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导学单先规划设计,再理解、描述算法,最后通过编程实现算法的模拟和验证,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刘文宁(经验交流)

刘文宁老师经验交流

在经验交流环节,胶州市李哥庄小学刘文宁老师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信息科技深度学习探索》为题的教学经验。刘老师通过解读如何开展跨学科主题创设,开展大单元教学落实学科素养;如何依托项目式教学,紧扣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高效课堂深度学习;如何进行多元化评价,助力素养落实课堂深度学习;如何开展社团活动,多面落实素养,延伸课后深度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详实的介绍了她所在教研组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信息科技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刘老师分享的宝贵经验,让与会老师们受益匪浅。

思维碰撞: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互动评课环节,潘文峰老师和宋茜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所执教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随后各区市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老师们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教学构思巧妙,准备充分,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落实教学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

牟晓东(区教研员评课)

牟晓东老师评课

评课1.

评课2

值得关注的是,李沧区信息科技教研员牟晓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指导点评。牟老师对两节课给予肯定,两位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老师以真实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把信息科技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牟老师还指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如何解决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上,牟老师认为,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不能过多;对于解决的问题,先要强调清楚,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要重视知识的遗忘,课堂可以通过导学单、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复习回顾。通过多种手段提升课堂效率。

专家鼓励:共促信息科技教育

在本次活动最后,青岛市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研员陆德旭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导。陆老师充分肯定两位老师敢于选题,教学准备丰富、详实,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大胆放手学生,通过引导学生有效的把控课堂,项目化学习实施到位,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陆老师(市教研员评课)

陆德旭老师活动最后总结发言

陆德旭老师给出指导建议,首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要更多的落实到编程中来,计算思维能力的形成不仅在问题分析、抽象分解、建立模型的阶段,更多的是在算法设计和程序验证阶段。陆老师以鸡兔同笼问题举例,解释数学模型与算法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小学信息科技的学习过程是由数学思维到计算思维的过程,而程序就是学生计算思维的具体体现。其次,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合理性的大胆放手,教师引领,以真实的问题或项目驱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把课堂的主体性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体信息科技教师将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秉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撞出教学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谱写信息科技教育的新篇章。(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马妮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马妮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