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青岛“海水稻”迎来插秧季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3日讯 5月22日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两周年纪念日。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白泥地公园的青岛海水稻育种实验基地内,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将“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下同)秧苗仔细地插到试验田内。

站在试验田内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水稻秧苗整齐、挺拔。今年,该基地会有二三十种水稻材料插秧。除了青岛,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黑龙江、新疆等基地的水稻也正处于插秧季,其余基地正按照计划开展插秧准备工作。袁策集团技术总监王克响说:“我们通过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了抗盐、抗碱、抗病基因的材料,现在已经掌握了近2000份种质资源。”

2012年,袁隆平院士发起成立青岛海水稻团队,开展耐盐碱水稻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工作。团队以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为中国改良一亿亩盐碱地,在世界推广十亿亩杂交水稻”为使命,选育抗盐碱的杂交水稻,目前已先后建成包括青岛海水稻育种实验基地和青岛盐碱地智慧农业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等在内的6个研发实验基地、34个品种区域试验站和新疆喀什、山东潍坊及山东青岛等10个国内产业化示范平台,覆盖全国四大类典型盐碱地。同时,该团队还建设了迪拜等4个国际推广示范平台。截至2022年底,青岛“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

“海水稻”不断刷新着“丰收”纪录。去年11月,在潍坊市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由青岛海水稻团队研发的“海水稻”迎来丰收,经专家测产,亩产达到698.4公斤,与2021年的691.6公斤、2020年的625.3公斤、2019年的536公斤相比,实现四连增。“我们将继承袁隆平院士遗志,引领‘海水稻’技术创新和发展,把种子攥在自己手里,以智慧农业赋能‘亿亩荒滩变良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杜德乐)

责任编辑:岳文燕

(作者:周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