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拜’哭,给你买个小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青岛人从小听到大的一首“蛤蜊”味十足的童谣萦绕在每个青岛人回忆中。除了“嘎啦”“哈水”等依然在使用的俚语之外,还有哪些专属青岛人自己的母语呢?
2月21日是第24个国际母语日,城运控股交运温馨巴士公司在223路上以主题车厢的形式引领乘客回味最正宗的"芫荽”“布嘎”“将媳妇”等这些幽默诙谐又逐渐消失的“土味母语”呈现给年轻的乘客,这些文化专属于青岛所有。“一上车就被车厢内张贴的特色俚语给吸引住了,由于普通话的普及,这些俚语除了能从爷爷奶奶辈口中略知一二,现在已经很难听到,看到‘叶了盖儿’‘波罗盖儿’这些分别代表额头和膝盖的俚语还是觉得很亲切,很多青岛方言已经沉睡在记忆里太久了。”李女士说道。
“我在外企工作,经常飞往各个城市,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十分敢于在其他地区人面前说青岛话,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乘客王女士说。王女士认为,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许多在外工作、学习的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作为青岛人感到很自豪。在一些相对轻松的环境中,青岛人用一两句经典方言或唱几句青岛方言的歌曲,让其他地区的朋友通过方言能够更快的了解青岛,这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传播。
青岛方言和及其背后的故事是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之一,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不应该被遗忘。青岛现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努力发展,这些“土味母语”也可以成为青岛地域特色文化的组成之一。
通讯员:尹莹莹 胡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