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出入境办理业务量逐渐恢复并远超去年同期!青岛线上+线下“办证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6日讯 疫情阴霾渐散,去一趟“远方”,又重新列入了许多人2023年的“心愿单”。自1月8日起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出入境部门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的赴港澳签注。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优化办证服务举措,全市14个出入境接待大厅受理窗口全量开放,并推行“预约办理”服务。日前,记者探访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办证窗口繁忙而有序,业务繁忙的景象又逐渐恢复。

从1月9日开始,青岛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恢复实行出国境证件“预约办理”,办理业务量逐渐恢复,并且远超去年同期。数据统计,1月9日至1月31日,青岛市局及分市局出入境受理大厅共计开通40个受理窗口,受理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8倍,已恢复至疫情前三分之二水平,主要以出境游、留学、探亲、商务出行四大类为主。

“这趟期待已久的旅游,终于盼来了,特别开心。”市民孙女士与爱人正等待着办理护照,他们计划今年五月份出国旅游,想趁着时间充足,赶紧把护照先办理出来,方便接下来制定具体行程,以及预定机票和酒店。有人计划出境旅游、探亲访友,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也有不少人外出“抢单”,开拓发展市场,“政策的调整,势必会带来人员出入境的反弹,从而提振海内外市场,进一步刺激消费,这对公司对外业务来说是机会,所以我们要及早走出去。”张先生是一家外贸企业的业务负责人,计划继续拓展东南亚市场,“人动起来,有了交流,经济也就活起来了。”

出入境窗口,每时每刻都要和群众打交道,随时随地都要为群众解决问题,高效有序的办理流程会给群众带来极佳体验。“预约的市民来到大厅后,可以先拍摄制证照片,可选择人工拍照,也可以用自助设备拍照。拍完照后,在自助机器上打印申请表,再到前台窗口取号,便可等待工作人员叫号办理业务。”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审批科科长刘海霞介绍,有些市民第一次办理护照,对流程比较陌生,因此现场每一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一步步引导办理,从而提高办证效率。

每天上午8时45分“每日晨会”,总结前一天工作,剖析窗口接待难点,同时安排新一天任务,通过晨会严格规范窗口民辅警接待标准,提升窗口接待技巧。晨会过后,接待窗口、拍照制证区域、材料打印区域、前台引导区域等位置的工作人员便各司其职。

政策的调整,带来业务受理量的激增。一线服务窗口的民辅警每天大约要接待五六十名办理业务的群众,“从早到晚要一直盯着电脑,对个人信息和各类材料进行审核,指导群众进行生物特征信息采集,还要不断解答群众的咨询问题,眼睛酸胀、嗓子嘶哑是常态。”在同事“替班”下,齐燕敏赶紧站起身喝水润润嗓子,“嗓子冒烟啦。”一边说着,她摘下蓝色硅胶防护手套,长时间佩戴,手指已经因出汗发白起皱。记者注意到,齐燕敏的眼睛里满是血丝,不断通过眨眼缓解眼睛酸胀,“到今天下午3点,我的窗口已经办理了50多个号。”

出入境管理部门建议,如市民近期尚无明确出国出境计划,建议合理安排办证时间,待有需求后再预约办理,避免扎堆办理。申请人可提前通过“山东出入境”“青岛公安出入境”微信公众号,或在微信、支付宝上搜索“移民局”小程序,提交预约办证信息,并按照预约办证时间前往预约办证点办理。“因部分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政策有相应调整,请广大市民朋友及时予以关注,避免对出行造成不便影响。”刘海霞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文/图)

责任编辑:孙源熙

(作者:梁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