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山东新五年,“实干”青岛的新期待

五年,足够一个人从稚嫩变身成熟,也足够一座城市从本土走向世界。过去五年,青岛迎来空前机遇,发展一日千里;而伴随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成功举办,这座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布局已然轮廓初现。

作为山东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双核”之一,“独善其身”的发展方式显然并不是青岛所追求的。当下,青岛不仅要考虑如何在引领全省创新驱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样也需要从更高层面谋求新的发展定位与空间。

2022年5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拉开帷幕。未来五年,青岛要如何在全省范围内筑核引领,山东又将给予青岛怎样的期许和定位,这些都需要省党代会给予我们答案。

同心铸五年,青岛走在前|①山东新五年,“实干”青岛的新期待

城市更新,施策贵在于“实”

作为青岛现下最热的发展关键词,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无疑将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全市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2021年底青岛市作出的重要部署。进入2022年,青岛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为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顶格部署三年攻坚行动;3月,《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发布,八大攻坚行动、10个重点低效片区一一明晰;4月,聚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被写入市党代会报告。

在城市更新重要性日益提升的同时,青岛关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攻坚项目陆续开工,二季度248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项目、72个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青岛市重点市政设施暨张村河片区重点项目……截至目前,青岛1225个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全年攻坚项目中,已启动在建970个,接近今年计划任务的80%。

此外,青岛各级领导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从市委书记陆治原、市长赵豪志带队奔赴项目工地,到各区市党政“一把手”现场解决项目难题,一场场相关主题的部署会议,一次次脚踏实地的现场调研,展现出青岛城市更新一种“等不起、慢不得”的发展态势。

期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为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真抓实干”贯穿始终。这一点,不管是领导干部直奔现场观实际、解实需、求实效的行动,还是持续建设并全面推进的攻坚项目进展,都是最好的证明。而在这个“以实干求实效”的进程中,青岛上下正聚焦有效需求,树立起鲜明的实践实干实绩导向。

同心铸五年,青岛走在前|①山东新五年,“实干”青岛的新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早已开始为城市建设搭建顶层设计。2020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首次写入我国五年规划,城市更新升级为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在山东,城市更新也已拉开序幕。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开展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的通知》,拟将济南、淄博等六个城市和14个片区列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

那么,在全省乃至我国北方率先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青岛,又将在山东省层面的城市更新行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值得期待。

实体经济,青岛筑核引领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回首百年青岛发展历程,制造业是这座城市最大的比较优势,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则一直是其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面向未来,青岛想要在5年内实现两万亿发展目标,迈向高能级城市,都离不开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可以说,“实体经济”在青岛经济构成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其对青岛城市发展的意义远不止局限在未来五年时间内。

2万亿,这是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的青岛未来五年发展目标,虽目前山东对青岛市实体经济的发展期许尚未公布,但青岛对内直面自身短板、提振实体经济,对外缩小与同等级城市差距、不断发挥在全省核心引领作用的决心,从未松懈。

2021年,青岛工业增加值3884.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6.8%。与青岛同为制造业大市的宁波与无锡,则分别交出了规上工业增加值4865亿元、同比增速11.9%和规上工业增加值4926.42亿元,同比增长12.9%的成绩单。

显然,青岛虽具备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但其工业规模与两城相比仍有差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青岛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8%,这是这一数据时隔15年首次上升,而面对这张曾引以为傲的王牌,青岛正全力扭转制造业长板沦为短板的发展颓势。

同心铸五年,青岛走在前|①山东新五年,“实干”青岛的新期待

2022年4月27日,青岛召开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释放出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大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同时,会上通报了青岛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的有关情况,未来三年,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明晰了路径、确定了打法,这也是青岛聚焦有效需求、真抓实干的又一次谋定快动。而按照三年行动路径,青岛正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大力培养产业链“链主”企业,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想要一个产业实现迅速发展,大项目的引进无疑是最直接的途径。2022年,青岛安排市重点项目416个,重点准备项目116个。

如今二季度过半,青岛提振实体经济的决心,已伴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的建设愈发坚定。而无论山东省党代会将在该领域予以青岛怎样的重任,都会成为这份决心的依仗。

用人之要,在于作风建设

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指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干部作风能力建设事关全局。只有干部队伍拥有务实的作风和过硬的本领,才能确保城市的治理与发展行稳致远。

青岛将2022年标定为“作风能力提升年”,便是要直面短板、认清差距,在全市掀起一次作风能力建设的自我革命,通过锻造新时代青岛干部队伍“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的作风能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而在这个过程中,“实干”始终如影随形 。

2022年2月24日,青岛召开“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发出了开局抓作风、聚力谋发展的强烈信号;4月份接续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两会,又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用实干创造发展业绩,用实干增进人民福祉,用实干提升作风能力。

紧接着,青岛出台《关于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大力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的意见》,对新形势下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怎么选人用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树起青岛干部队伍作风能力的标尺。

实际上,在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语境下,面对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进位争先的现实压力,干部作风以及干事能力,早已成为青岛必须要做好的重点领域。

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的青岛,正一步步践行“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选拔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未来,“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必将在青岛蔚然成风。

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在省党代会报告中,也必然会有对其持续推进的重要阐述。

同心铸五年,青岛走在前|①山东新五年,“实干”青岛的新期待

战略开放,锚定实干为先

一个区域的发展和未来,离不开城市的顶层规划、战略定位。对于在国家战略机遇下的乘势而上,青岛从不曾缺席。

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经略海洋、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项项国家战略饱含中央对青岛的殷殷嘱托,同时也是青岛肩负重任、踔厉笃行的最好见证。

这些顶层战略中蕴含的发展机遇,将为青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面对机遇,淡定从容的青岛,已充分认识到:只有真抓实干,坚持“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方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今后五年,青岛确定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和“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而想要实现城市目标和愿景,最终都要依托于城市自身的发展实力。

为此,青岛以“5年2万亿”为指引,向着拥有雄厚实力、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展现国家形象的高能级城市不断迈进。

对内,青岛重点打造“六个城市”,围绕城市发展的重点工作及细分领域,坚持“实”字当头,大力启动改革、提振实体经济、集聚产业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以实干求实效,以实效促实干,不断激发自身潜力。

对外,依托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和RCEP机遇提升国际影响力,扎实推进制度创新、深耕“双招双引”、强化项目落地,以实干为基调,融入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青岛充分利用自身的引领优势,进一步扛起了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强化龙头作用,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任。一方面,通过与周边区市的“支点”互动,带动胶东经济圈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以交通为切入点,进一步拉近与周边城市的距离。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全市上下聚焦有效需求、以实干求实效的大背景下,我们期待省党代会赋予青岛在新时期的新期许。

 
 
 
 

[责任编辑:张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毛小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