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沧区于家下河社区,市民通过人脸识别设备刷脸进门。
我市某智慧社区的消防通道上停放了多辆私家车。
近期,本报“三我”特刊刊发了市民通过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12345”平台和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的一些热点问题,相关区市和部门给予了回复。具体回复内容可扫描二维码查看。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智慧社区近年来走入人们的视野。通过硬件改造、软件提升等方式,让社区内实现政务、安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务智慧化,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推广智慧社区的根本要义。但由于目前推广资金缺口较大、人才技术捉襟见肘,让推广之路频频受阻。未来,如何扩大建设“资金库”、破除人才和技术壁垒,是智慧社区推广之路上必须扫除的障碍。
现状:智慧社区推广举步维艰少数示范点涉嫌“空转”
2020年,我市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去年,山东省发布了首批省级支持建设的301个智慧社区(村居)名单,青岛市31个社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
记者从部分区市大数据部门了解到,2021年,各区市根据自身情况建成数量不等的智慧社区示范点,其中,市南区为5个,市北区为9个,崂山区为5个,城阳区为8个。社区通过建设或升级软硬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试点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此前我市承诺的智慧社区的推广方案相比,智慧社区的推广建设情况并不理想。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1年,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30%的社区建成智慧社区,崂山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区40%的社区建成智慧社区。尽管各区市在建设智慧社区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离圆满完成建设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据了解,此前山东省公布了智慧社区建设地方标准,按照要求,智慧社区建设中须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安全建设和服务创新建设四大指标,此外,各主要指标下还有不同的分指标,比如基础设施就包括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智能运营中心、信息终端、智能照明等多达8个小指标。只有建设指标完成达70%的社区,才可被认定为智慧社区。
采访中,记者想从各区市大数据局了解其2021年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虽然每年市级部门都会给区市确定建设数量,但年终考核时还是会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认定。“按照考核比例,这个数字实在太高了,要想达标确实困难不小。”他说。“城市社区基础设施有差异,推广建设投入的程度也不同。”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说,尤其对一些条件薄弱的社区来说,短时间内想要达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求很高。
除了推广之路举步维艰外,已建成的个别智慧社区示范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空转”问题。
据悉,按照智慧社区的要求,安装了智能消防通道监测系统的社区,如果有车辆占据消防通道,系统须马上实时监测并电联车主,有效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但记者在即墨区某智慧社区探访时却发现,小区多条消防通道上依然停放着大量私家车。“这种情况一直都存在,也不知道智慧社区到底怎么发挥效应的?”居民吴先生质疑道。
智慧停车只是智慧社区安防消防中的最基础的服务功能,此外,智慧社区还将提供给居民政务服务、医疗、养老、家政、残疾人托养、电子投票、社区网格化治理、警民联动、特殊人群监管等多达几十项服务。“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功能都无法保障,其他高端服务就更难实现了。”这位居民说。
探因:推广资金缺口较大人才技术捉襟见肘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社区内实现政务、安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务“智慧化”,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推广智慧社区的根本要义。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级指标的考核标准,基础设施的占比达29%,占据整个考核指标的近三分之一的权重。“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社区的基底,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和管理都是无源之水。但现在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资金严重不足,按照目前标准,基础设施中的智能灯杆、显示大屏、网络覆盖、通行系统和各种服务系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市大数据局工作人员说。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青岛市对每个智慧社区的补贴为5万元,但这点资金对于需要大量基础性建设的项目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按照投入成本,仅安装入口道闸或监控摄像头的资金就已超过了5万元。”他说。
据悉,按照我市目前很多社区的实际“智慧程度”,想要真正达到智慧社区的标准,绝大部分都需要新建或升级社区内的硬件。以城阳区为例,2021年,城阳区开始试点建设8个智慧社区,建设资金由区财政投入,包括建设区级管理后台在内,智慧社区建设耗资大约为4000万元。“除了区市智慧主平台建设费用外,平均一个社区需要投入约350万元,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参与我市部分智慧社区建设的一家公司负责人坦言,“智慧社区示范点的投入一般会比普通社区要高,但即使如此,按照最低标准测算,要有效推广智慧社区,目前基础薄弱的社区一般都要超过百万元,设施相对完备的也至少要投入约20万元。”
“建”时资金捉襟见肘,“用”起来更加难如人意。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智慧社区试点在使用中存在着技术壁垒和操作惰性,无形中影响了智慧社区的有效推广。
智慧社区目前普遍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而传统社区物业管理人员相对缺乏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知识,缺少系统使用、技术维护、运营管理方面经验。因此,部分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智慧社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老化等问题,让本来应该智慧运行的系统却难言“智慧”。
以城阳区一处智慧社区为例,该社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平均年龄近50岁,对智慧化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愿望都不高。“比如,即使是人脸识别这么基础的操作,物业人员只能采集信息,如果想向社区网格系统内导入数据就很困难。”一位智慧社区推广工作人员透露,“此外,基层社区普遍缺乏独立的专业技术人才,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存在宕机可能,也阻碍了智慧社区的功能发挥。”
建议:引入市场扩大“资金池”培引并重扩容人才库
智慧社区是“城市大脑的神经元”,既是社会管理、居民自治的基础单元,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破除基层技术、人才壁垒,是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必要举措。
就目前各区市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市政协委员、青岛城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松明建议,各区市不要“撒芝麻盐”,要因地制宜,集中火力,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逐步推进,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鉴于目前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可以广泛开拓筹集资金的渠道,他建议,“通过多方资本参与,利用‘智慧社区’的统筹运营解决建设和维护的资金问题。政府可通过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按年支付,也可由企业负责运营,街道社区配合协调相关资源,以商业收费服务解决投入成本问题,实现资金收支平衡。”
“参与建设的企业将利用大数据整合线上线下生活服务、家庭定制服务、物业增值服务、养老托管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途径来实现增值收入。”韩松明说,根据社区需求、企业运营规模、征信情况等指标,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指导目录和优质供应商目录。通过项目购买、补贴、奖励等方式,提升项目落地效率。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可借鉴外地经验,对社区建设进行贴息支持,以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据悉,2021年上海市实施了《社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鼓励合作银行加大对社区“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社区“新基建”项目,按有关规定进行贴息支持,极大地推进了该市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
针对一些智慧社区存在的使用惰性问题,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宁建议,在软硬件建设到位后,一方面,智慧社区的建设方须加大专业培训力度,确保社区人员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备;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在平时强化信息化培训,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牵头,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建立对智慧社区的基础认识,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此外,社区还须转变传统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引导社区人员更好地使用新设备、新技术。”张宁说。
智慧社区需要“智慧运维”,而提高当下物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非一日之功,对此,张宁还建议,基层社区要配置专业信息技术岗位,通过引才、兼职等方式为智慧社区配备智慧“管家”,保障新技术、新设备能够赋能基层管理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