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枪林弹雨抬担架救伤员!胶州“支前模范”王增礼一家三代党员薪火传承接力奋进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21-06-16 18:08  

血雨腥风里,支前抬伤员,一门当先锋,初心代代传……胶州市铺集镇牛沟一村96岁的建国前老党员王增礼,解放战争中,置生死于度外,上战场抬担架救护伤员,是位英勇的支前模范;入党75年来,对党忠诚,热爱祖国,传承红色基因,一家三代有12名党员,是远近闻名的党员之家。

微信图片_20210614194357_看图王

不顾生命危险奋勇支前

1946年9月, 王增礼刚满21岁时,就由其在牛沟区当干部的叔父王福祥介绍秘密入党。当时斗争形势非常残酷,要时刻躲避“还乡团”的抓捕,入党后不敢声明,家人也都不知道,晚上不敢在家里睡觉,只能躲到草垛里去睡。

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解放大军摧枯拉朽,在各个战场取得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广大人民支援战争的一个响亮口号。早在1946年,王增礼就踊跃参加了胶东地区这一轰轰烈烈的支前壮举,在这支雄伟的大军中,他以自己年青的双肩和对共产党的一颗赤诚之心,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上战场抢救伤病员,直到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历时3年之久。那时的战争环境,真可谓血雨腥风,“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的老伴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境况。

微信图片_20210614194346

义无反顾支持祖国建设

就是凭着一种“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革命意志与信念,王增礼和他的成千上万的支前工友们,紧跟在部队后面,及时把伤病员抬到后方治疗,一次次与死神争夺那些年青战士的生命!也有多少次是含泪运送烈士的遗体,1946年他就曾把一名在解放高密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送回其到胶南家乡安葬。那种刻骨铭心的悲怆,只有亲历者方能体味。直到现在,每每说起这些血与火的往事,王增礼还是悲痛不已,老泪横流。“咱现在的红色江山,是多少革命烈士的献血换来的,咱今天过上好日子,永远不能忘了这些烈士啊!”

秉持一颗初心,不忘来路,感召后人,是王增礼孜孜以求的神圣使命。解放后,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积极参加人民公社组织的“出夫”行动,红旗招展战山河,集体力量大于天,在修建平度飞机场、诸城飞机场等大型工程中,作为一名青壮年民工,披星戴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火热的建设当中,曾立过三等功一次。

微信图片_20210614194403_看图王

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

后来,王增礼在村里担任过生产队长,身先士卒投身于火热的生产劳动之中;“大包干”之后,一直在家务农,和乡亲们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躬耕陇亩,勤劳致富。竭力培养孩子上学成才,拉扯4个儿子3个女儿成人,用革命传统从小教育他们跟党走,爱国家,正直做人。

在他的言传身教感召带动之下,他的胞弟王增桂、堂弟王增友、长子王焕歧、长媳魏华山、三子王焕明、孙子王洪斌、孙媳庄春丽等12名家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建设和家乡发展,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员之家。2021年4月,他的孙子王洪斌当选为铺集镇殷家庄新村党委书记,接力传承红色基因,走上乡村振兴的新长征。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张劲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