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打造心中桃花源!青岛80后夫妻11年探索田园生活

来源:青岛晚报    更新时间:2021-04-30 09:50  

唐冠华与邢振是一对青岛80后夫妻,为了打造心中的桃花源,两人已相伴隐居11年,实验探索自给自足的社区家园生活,并通过多种方式致力于环保和公益,筑起都市里的田园梦。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崂山,到福州的广袤农园,这些年来,不断有国内外的人慕名而来参与体验。唐冠华于2013年被推荐为全球生态社区网络亚太联盟(GEN)中国国家代表,2017年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赤道奖提名。“再造乡村,青年人的家园探索”线上沙龙目前正在进行中,拥抱自然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跃入更多人的视野。

唐冠华和邢振在崂山的自给自足实验中留下了美好回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缘起:一幅画带来的思考

热爱艺术的人群中,总有一些人“不走寻常路”,唐冠华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初中时,他已经能熟练操作家里的电脑,潜心琢磨研究,通过给别人维修计算机系统,月收入一两千元。高一时,他退学创业,开启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唐冠华的父亲曾是诗人,后来下海经商,他鼓励儿子大胆创业。父子俩经常去书城买各种书籍,家里的书架不堪重负还被压塌过。喜欢不断尝试的唐冠华转做视觉设计,看书自学PS,靠网页和广告设计有了新的收入,还陆续参与过青岛知名赛事和大企业的广告设计。紧密配合客户的需求,而非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这曾一度成为他的心结。

18岁这一年,唐冠华尝试了很多艺术门类,包括观念摄影、纪录片、行为艺术表演。在一次艺术展览上,他遇到了陪同父亲参展的邢振,这次邂逅注定了未来的相依相伴。后来唐冠华在青岛市美术馆对面,开了一家名叫“馆子”的艺术空间,吸引了一批喜欢电影、文学、音乐的年轻人,前来体验充满生活烟火气的艺术。那时候,他看过朋友老韩画的一幅关于未来世界的画。“我觉得他的想象可以变成可行的方案,让大家能够共享资源和能源,安居乐业地生活。我半个月没出门,苦思冥想,写了一篇文章叫《家园》,结合我的观察和实际生活情况,总结了过去、现在,再畅想人类要去向何处。写完之后,我发起了一个公益行动,叫‘家园计划’。”唐冠华至今仍记得老韩总结的四句话,“家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家园不是苦行僧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家园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尝试:隐居崂山自给自足

唐冠华理想中的“家园计划”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成立自给自足实验室,研究人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独立生活,有了独立生活才能独立思考;第二步是与有同样理念的人组建一个生活社区,大家共同研究家园,并且做成一个生活方式的样本;第三步是让这种社区与城市社会进行一种可持续的交往,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等多领域的互动。

夫妻俩研究搭建各种材料的房屋。

为了成立自给自足实验室,唐冠华用脸盆改造出洗衣机,制作发电自行车和风力发电机,做好前期的技能准备后,他把目光锁定在美景如画的崂山。2010年5月1日,怀揣2400元的唐冠华在崂山找到一处石头盖的老房子,做过渡用。这笔钱是朋友家的长辈给的结婚份子钱,不追求仪式感的唐冠华和邢振没有举办婚礼。在过渡过程中,他和朋友们花了两年时间在清凉涧旁盖了一栋新房子,轻钢、木头、竹子、布料、三合土、花岗岩、螺钉、卯榫,陆续参与手工搭建的是没有建筑经验的2000余名热心志愿者。这处新房子使用就地取材的自然材料和废物利用材料,1.5万个作为隔热层的矿泉水瓶也派上了用场。占地28平方米的手工家园建成后,唐冠华开始种植韭菜、生菜等蔬菜。

“我一直希望用一种现代的观点看待隐居。它是一种对物质的塑造,从修建一座屋子开始,对理想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也是对劳作和居住这两种基本生活状态的调整改进。隐居的精神核心并非孤僻和避世,也不是远离人烟,而是决心在现成的世界外面重新修建一个家园。隐居者最动人的是自己升起烟火,不是拒绝的,而是充满吸引力的。”唐冠华最早的资金来源依靠在网络上众筹,他负责公开这项公益实验的结果,以及每一笔捐助的详细支出。“支持我的人挺多的,有时候还会收到一些匿名捐款。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匿名的学生,他转来一万块钱,给我留言说把所有的存款都打过来了,因为我做的事就是他想做的。”这让唐冠华觉得,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顿悟:改变现状勇敢追梦

积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经验后,2012年,唐冠华把邢振也接到了崂山上。邢振辞去了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因为爱情,她愿意陪伴唐冠华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尝试新的生活方式。初到崂山山林里生活的邢振,也曾抱怨过辛苦不便,但她慢慢适应并融入到环境中,逐渐开始享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妈妈在我辞职的时候,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太好了!我的女儿可以去过她想要的生活了,这也是我年轻时想过而没敢做的。’我们是在体验人最重要的必需品到底是什么,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小小的磨难,但是我变得越来越好了,活成了我向往的样子。”邢振说,父母一直挺支持她,会在她觉得比较辛苦的时候给予温暖的鼓励。

“认识冠华之前,我是一个比较从众、随大流的人。认识他之后,我慢慢发觉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比如他18岁时在台东街头站立12小时的行为艺术,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冠华的实验决心非常坚定,为了有更多时间相伴,我离开了收入较高但并不热爱的工作,第一年的隐居时间里,我不断在思考、学习和突破自己,想法也变得更加清晰。”邢振用“顿悟”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从为了融入被众人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变成了像唐冠华一样敢于追梦的人。

相伴:你耕田来我织布

夫妻二人拜访了学者和手工艺师傅,想要亲手实践现代人的《天工开物》。建造、耕种、养鸡、利用能源和水资源、做手工肥皂等日用品实验、火石生火、改造生态卫生间……在风力发电工作坊里,唐冠华需要手工绕制发电机线圈,打磨每一扇叶片。发电自行车的后轮连接发电机,通过骑车可以发电,屋顶上有太阳能电池板,二者产生的电能都将储存在电瓶里,给房屋供电。家园的每一处细节,他都会用心修缮。邢振过上了“织女”的生活,学习将棉麻丝毛等天然材料纺织成线,做衣服和鞋。生活在山林里常有意想不到的小惊喜,每当看到小鸟在家门口做窝,有新生命诞生,她会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去年6月,简易房屋旁,邢振种植的玉米长高了。

唐冠华骑着发电自行车。

“很多人都关心我们是不是真的自给自足。最初,我们吃饭就吃生的,想把锅研发成功之后再做饭。后来发现没有必要研发所有工具,因为研发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比方说做一个盐巴,可能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做出一点。后期,我们可以达到70%自给自足,吃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油盐之类的都可以自己制作。衣服和鞋也能自己做,从棉花一直做到成衣。”在唐冠华看来,创造一个不同的家园环境,不是替代,而是并行的实验,人们可以有新的选择。

关注:多国志愿者前来探访

在五年的崂山隐居实验过程中,唐冠华收留接待过不少背包客和流浪者,以及约两千名多国志愿者。除了中央级媒体,就连美国《纽约时报》、德国《明镜周刊》、日本NHK纪录片都采访报道过唐冠华夫妇。“当我想做共识社区时,崂山的这片地就不够用了。我需要一片土地,得有至少300亩的扩展空间,社区才有壮大的可能性。我受邀考察了全国大江南北很多的田地,最后选择了福州的农园。”唐冠华站在崂山上登高望远,畅想未来的更多可能。

“社会工作者是将自身原有的所有献给社会,社会就是一名工作者的衣食父母。社会工作者唯一可能拥有的名下财产就是奖金,如何使用奖金有效投入到更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事业中以及自我身心的成长与平衡中,这是需要时常思考的。社会工作是无止境的,专注投身于人们不重视的事、不好意思的事、得过且过的事、无法面对的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才会与我们接近,向我们投射光芒。”唐冠华立志做全身心奉献的当代社会工作者。

体验:多少人来了又回

唐冠华夫妇受邀到福州共识社区“安家”  计划用20年实现样本社区

2015年10月,家园计划与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南部生活”共识社区实验,唐冠华夫妇受邀来此“安家”。在福州闽侯县荆溪镇关中村共识社区实验基地的500亩田野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带着共同理想和不同技能汇聚到一起,组成社区共同生活。“发动社会众筹,让低收入的艺术文化工作者、自然农耕实践者、乡村教育探索者、手工传承人等群体无经济门槛地过上自由团结奉献利他的自给自足共识社区生活,并在一起发挥所长,共同创业。”唐冠华认为,大家在这里从事生态建筑、农耕、自然教育、湿地保育、可持续设计、艺术创作、适用技术、环保日用品、古屋修缮等工作,投身各自的追求和理想,践行与大地、人类、科技共生、共存、共享的生活状态。

创新:开启共识社区实验

“最初我们只有土地,租了一处房子做展厅,没有多余的房子。展厅楼上是毛坯房,里面扎满了帐篷,山上也全是帐篷。那时候人们来来往往纯粹是为了体验,成天讨论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区,一开会就是一天,也不干活。我觉得很荒诞,于是提出可以采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简化版本,在限定时间内有序发言,最后投票表决公示。”唐冠华表示,社区居民有投票权、山上土地的使用用途建议权、租用土地的协议、使用公共资金的权利,还有参与投票和交流、捐助公共基金、参与公共事务劳动的义务。

福州共识社区田地广袤。

新加入的成员居住多久能拥有社区居民身份呢?这个规则一直在修改,从一周、一个月,到一年。很多人来了又走,因为自然环境的挑战很严苛。有的人看见一个虫子就打起了“退堂鼓”,而巴掌大的蜘蛛在这里很常见。“刚来的人,首先需要找房子。走遍周围的村子,一般找到房子也要重新装修,楼梯是塌的,甚至墙都是塌的。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很难克服困难,因为当地的人工很贵。住下来之后,经济怎么解决又是一个问题。大家还要拿出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比如除草、铺路、接待、交流。”唐冠华发现,能坚持一年的人,很少会再离开了。

吸引:近千人来体验生活

居住满一年的居民中,有艺术家、建筑师,还有带着两个孩子的一家人。“大家在这里做建筑、农业、手工、养殖,都在摸索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是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要付出成本的。带孩子的这家人想做养殖,买了二十只兔子,仅存活了一只。还有人想做种植,第三年才产出了一亩。”唐冠华乐观地说,“我们做过财政预算,社区前几年是亏损的,之后可以实现盈利。社区的公共基金也在不断增长,原来都是负数,需要众筹解决,后来终于过万元了。我希望今后有实力了,也能吸引一些搞创作的人来这里,就像以前的‘馆子’艺术空间一样。”

共识社区里的篝火晚会。

共识社区先后吸引了日本建筑师吉富遥树、德国能源工程师西蒙、IBM网络工程师董旭、艺术家于伯公等人加入。唐冠华用简易材料建好了卧室、厨房、干湿分离式卫生间,吉富遥树为社区规划建设了餐厅,董旭在田地里种上了蔬菜和果树,邢振开设了纺织课堂,于伯公开设了制作单体弓箭的弓作坊。

在唐冠华看来,共识社区从来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一尘不染的地方,这里的生活比城市社会更困难、更有挑战。每个人都是社会工作的实验员,谋生、沟通、交际、传播、体魄、适应力、手工、思想、三十六计,一样也不能少。“居民主要来自我国北方,他们提出了对社区的憧憬,包括一个新的家庭,相伴终生,彼此守护,承诺在一起,分享所有,不分离的爱,共同抚养后代、赡养老人。”唐冠华介绍说,至今已有十几位长期居民在共识社区定居,近千人在这里或长或短地生活和工作过。最多的时候,曾经有一百多人同时居住。

计划:20年实现样本社区

“社区共识还处于动态中,现阶段形成的共识是分享与利他的价值观,善意与和平的世界观,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审美。社区居民要有锻炼提升自己的力量,来到这里就是一个全新的个体,不问过往,做个新人。”在唐冠华看来,如果用主流的标准评判,这处共识社区目前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条件差一些。如果期望稍低,对物质的需求少一点,喜欢亲近大自然,能不惧严寒酷暑、潮湿和各种蚊虫小动物的话,就能乐在其中。个性有趣的伙伴,可以创造多元的环境。社区需要每一个参与的人共同建设完善,才会越来越好。

唐冠华在共识社区里怡然度日,不断思考。

11年来,热衷公益的唐冠华参与支持了海洋垃圾观测、残疾人画家展览、田野建筑实验、支教艺术项目,以及云南和福建等地贫困家庭的个体与社会实验行动。他每年受邀出席上百场公益讲座分享,为全国各地生态可持续生活探索者和机构无偿出谋划策。未来,唐冠华计划在这片广袤的共识社区,用大约20年时间实现一个边缘群体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样本社区。从生态建设、创新农业,到景观设计、社区营造,再到文化寻根、可持续发展,让艺术和设计为发展相对迟缓的乡村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照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