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渔村到“最美乡村”,西海岸新区王家台后村以文旅融合促村民增收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更新时间:2021-04-08 10:22  

“花”开渔家乐 渔家“乐开花”

从贫困渔村到“最美乡村”,西海岸新区王家台后村以文旅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村民增收

“姐,我来取货啦,订的生日花馍做好了吗?”“姐,我是厨师,但没有面点基础,到您那学习管吃管住吗?”“我预订一个花馍蛋糕,孩子爷爷过生日。”……每天上午8点开始,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王家台后村村民王娟的微信就响个不停,各种预订花馍的消息不断弹出。王家台后村的花馍远近闻名,王娟是该村第一位靠花馍脱贫致富的村民,也是该村小花馍变成大产业的“领路人”。

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盛行于明清,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龙湾花馍是琅琊镇王家台后村的特产,因紧邻龙湾而得名。

39岁的王娟是远近闻名的“巧媳妇”,捏、搓、揉、折、切、刻、划、塑,在她的一双巧手里,一块块面团变成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海洋生物……这些散发着麦香的“艺术品”,成了各种宴席的必备。根据尺寸和技艺的不同,一份花馍能卖两百元至上千元。如今,王娟和她的花馍声名远播,龙湾花馍在全国频频获奖。仅靠制作花馍,王娟每年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

随着龙湾花馍的名气越来越大,特色手工艺反哺旅游业成了该村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到琅琊台旅游后,会选择带一份花馍回家。为了让龙湾花馍规模化运营,让传统技艺成为王家台后村经济增长的爆发点,该村党支部想了不少办法。王家台后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说,村里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花馍的宣传力度,号召村民学习花馍制作手艺,拓展花馍产业和销路……如今,该村从事花馍制作的有40多人,小花馍逐渐成了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王家台后村渔家乐生意火爆,村前空地上停着许多来自河南、陕西、浙江等地的私家车,游客到这里品尝特色渔家宴,体验闲适渔村生活,经营渔家乐的村民们天一亮就忙碌起来,打扫卫生、采购食材、整理客房……一家家忙得不亦乐乎。“假期就想带着老人、孩子找个安静的渔村玩玩,这里环境优美,充满渔家风情,村民友善淳朴,让人流连忘返。”来自河北的游客孙纯说。

除了依靠花馍增收致富,渔家乐也是王家台后村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目前,村里分布着110多家渔家乐,以传统渔家风情为特色,以餐饮、住宿、观光、赶海和渔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王家台后村东临“碧波银浪金沙滩”的龙湾景区,南靠千古名胜琅琊台,地理位置优越。以前,村民大都从事近海捕鱼,村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0年以前,村里人均年收入不到一万元,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生活不富裕。”王强说,如今,村民户均收入超过15万元,渔家乐让这个曾经贫困的渔村真的“乐了”。

近年来,村庄陆续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十大美丽乡村”“青岛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琅琊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李常芳表示,今后,王家台后村将围绕促进渔家乐产业提质升级,将闲置房屋资源利用起来,打造一批示范性中高端民宿,同时通过挖掘琅琊文化、举办特色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德银)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