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考教师资格证成为不少人的“真香”选择。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410万人,到2019年则攀升至900万人。今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日当天,网络讨论热度更是直接将#教资#词条送上微博热搜。
与“教资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教师岗位的意外“爆冷”。在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中,中小学教师首次上榜。热衷于考“教资”的人,似乎并不都是为了当老师,而是抱着“多一种选择”“有备无患”的态度,给自己默默铺着职业“后路”。
客观来说,哪种资格证受追捧,是社会职业倾向的体现。在我国,教师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稳定的待遇保障,寒暑假期这一独特优势,更是让不少年轻人心生向往。近几年,国家也特别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强调“各地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等要求。报考“教资”的人多了,至少说明教师行业更受尊崇了。
但是,对个人而言,哪里热往哪里挤、随波逐流考证的倾向则未免太过盲目。注册会计师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不少热衷于“收集”证书的人认为,技多不压身,证书越多越能给自己带来奋斗的充实感和未来的安全感。然而很多时候,埋头考证更多是在制造一种“自己很努力”的假象,也是对当下事业瓶颈和困境的逃避。以至于“后路”越铺越多,对“前路”却越来越迷茫。
其实,在工作几年后,人难免会产生一种职业倦怠感,比如困顿于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流程,找不到工作的挑战性和突破口,加班加到“怀疑人生”等。对于这些问题,理想的解决方式不是动辄绕道而行、通过不断考证来寻求自我安慰,而是直面内心,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
如果从长远来看,眼前的琐碎和困难只是暂时的障碍。如果确定了在某一领域深耕的志向,那么与其分散精力,消极地储备“后备”选项,还不如调整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坚定走下去。而若是经过理性分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下的“赛道”,就要果断抉择,在对其他行业的客观情况作出充分了解后,更有针对性地作转行准备,而不是“多考证”“广撒网”。
很多时候,人在对当下职业境况感到不满时,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其他行业加上一层“美好滤镜”。比如,在很多热衷于考“教资”的人看来,老师就意味着“旱涝保收”“到点下班”“不用操心”。对一些身处创业公司、随时会被老板“连环call”或是感觉被工作“掏空”的人来说,这些优点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殊不知,要想真正做好教育工作,并不如想象中那般轻松。
从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到摸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教育事业需要不断用心灌溉。而讲课讲到嗓子沙哑、考试期间的异常忙碌,以及不时堆积的事务性工作,也是很多基层教师难以为外人道的辛劳一面。如果只是抱着对教师行业的美好想象,缺乏“传道受业解惑”的热情和耐心,那么即便最终入行,也难以真正做好这份事业,对教育和自我而言都是一种耽误。
职场生涯中,人最重要的是做到“认识你自己”。与其随波逐流考证,为自己铺设可能根本就不会起步的“跑道”,还不如穿过迷雾直面内心,作出更加理性务实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