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每日之本,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三餐的营养更为重要。但腿脚不便、手上不利索,各种原因让买菜做饭成为老年人群体的普遍难题,各区社区食堂的陆续开设,给老人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覆盖度不够,更迭频繁,不少居民表示,希望社区食堂推广开,口味、菜品搭配上真正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解决老人吃饭难题。
半年后水饺包子没了踪影
今年66岁的王刚和老伴家住同德路附近,子女不在身边,随着年龄增长,买菜做饭越来越累。赶早市拉个推车,提溜着满满一车菜上公交,再一路拖回家,洗菜、切菜站半天,眼神不好,菜不敢切太碎,光是备菜就要好长时间,站得腿疼腰疼,再加上做饭、刷碗,“大半天的时间光忙活做饭了,身体吃不消。”王刚说,早饭可以买豆浆馅饼,老人消化不好,晚上喝碗稀饭对付对付就行,关键就是中午这顿饭很重要。
社区食堂可以极大解决子女没空做饭的难题。 高静文 摄
两年前,王刚家旁边有商户开了社区食堂,给老人提供午饭。“一开始很高兴,很多老人都去吃饭,我也几乎每天都去。”可是半年后,去吃饭的人少了许多,一年后食堂歇业,不久又换了一家,还是一样的情况:热闹个半年,慢慢就没有人了。“价格贵了,菜量还少了。”王刚说,包子、水饺这些老年人爱吃的面食不见了踪影, 邻居告诉他,他搬来之前也有一家食堂,也是三个月就冷清了,前前后后加起来,三年换了三家食堂,都是商户经营,都干不长。“今年1月份贴了公告,说是3月份又要开一家,希望这一家可以做得更长久一些。”王刚说,最大的期盼是可以打半份菜,再就是咸淡适中,软和点,可以多考虑老人的口味。
爱心食堂志愿者年纪都偏大
八大峡街道的祥和爱心素食餐厅,由刘星冶和她的星河志愿者团队打理,由于是公益性质,食堂不盈利,和其他社区食堂性质不同。免费午餐吸引了60多位老人前来就餐。除了公益性质,刘星冶认为,老人爱来这里吃饭,和他们琢磨菜品分不开。“我们没有专业厨师,志愿者们在家怎么做饭,来餐厅就怎么做给老人吃。”如何做得软烂、如何搭配营养,每天的菜品都不同,老人吃饭的时候常常称赞好吃。
日常打理上,刘星冶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志愿者年龄偏大。“我们餐厅的现状就是年老的照顾更年老的,70岁的老人照顾80岁的老人,身体好的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互相照顾,互相取暖。如果说呼吁呢,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用爱的传递,照顾未来的我们。” 积极养老,在助人中慢慢变老,这是他们团队的心声。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付出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没能力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帮助自己。刘星冶希望这样的良性循环可以广泛开展。
希望成为老人的快乐源泉
办了两年的社区食堂,刘星冶认为,社区食堂不该只是个给老人提供餐食的场所,更应该成为老年人与社会沟通的平台和感受快乐幸福的源泉。“我们社区食堂推出了生日会,每月为老人过一次生日,吃个生日蛋糕,吃碗长寿面。老人们戴上生日帽,切开生日蛋糕时,庆祝生日的歌声响起,都笑得特别开心。”饭后餐厅还会组织老人们唱歌、做手指操,尽可能多提供娱乐活动。
刘星冶认为,一顿午餐,可以尝试成为社区空巢老人陪伴新模式。探索一条社区多维度康养之路,从单一的生活照顾型向关注老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真正让“老者安之”。“社区食堂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项目,不具有明显的市场利益和空间,自然成为很少人愿意接手的‘烫手山芋’。要良性运行下去,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或者放出更多资源吸引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刘星冶说。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高静文)
市人大代表、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哈尔滨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隋金凤
价位有区分菜品更丰富
“为老年人送餐,提供吃饭的大食堂很有必要。”当了16年“小巷总理”,隋金凤深有体会地说,哈尔滨路社区位于老城区,辖区共有居民4808户,75栋楼座中大部分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80岁以上的268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16位,年龄最大的是99岁。”关于社区老龄人口的数据,隋金凤印象特别深刻。由于子女上班,老人们买菜做饭不方便,饭菜做多做少都是麻烦事。还有的老人常年卧床,子女照顾本身就很疲惫,再难抽出精力买菜做饭,常常也是对付一顿是一顿。“去年开始,我们海伦路街道与养老院联合,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可以为我们社区的老人送餐,再加上五元的服务费,标准有18元、20元,行动方便的老人还可以到居委会领餐。”隋金凤对这种形式非常认可,这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起码老年人不用在家里吃剩饭了。同时,她还提出建议,菜品可以有更多的价位区分,毕竟60岁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饭量不同,需求不同,可以针对各自的情况提供不同价位的菜品。食堂可以面向60岁以下的社区居民开放,只不过他们吃饭的费用比老年人贵一些,这样也有助于调动起食堂承办方的积极性,从而在经营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