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青岛市文明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的2020年度全市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评选名单正式出炉。经主办单位初评、专家复评、网上公示等程序,由青岛市军休二中心推荐的志愿者刘学通榜上有名。接过证书,一辈子乐观、坚强的老人哭了,全力支持他义务奉献的老伴也哭了,对这个家庭而言,这是2020年最好的礼物。
收到荣誉证书,刘学通很激动。
坚持义诊研究防疫方剂
今年已是86岁高龄的刘学通,退休前是位工作能力突出的“多面手”,历任军事法院法医、青岛警备区保卫处处长兼军事法院院长等职务。退休后,在1985年,他来到崂山区沙子口镇南姜村,植树造林,义务行医,帮贫济困,一干就是35年。
当年初来乍到,周边村民以为放着舒坦日子不过、一门心思开荒绿化的刘学通是个“怪老头”。时间久了,被他的救死扶伤、宽和热情所感动,又给他起了个亲切的绰号“三不过”——怕患者扑空,刘学通几乎365天都待在他的骨病研究所里,不过节、不过周末、不过生日。为帮助患者预防新冠肺炎,医术精湛的刘学通在祖传养生方剂里添加了部分药物,一副药仍是7元。“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不能随便加价。”核算成本,钱不够怎么办?刘学通就自己搭钱,“反正工资够花了。”
退休金不低却对自己“抠门”
打开刘学通的衣橱,大到外套,小到袜子,总能找到有缝补的痕迹。事实上老人每月退休工资不低,儿女经常给他添置新衣物,但勤俭的老人除非现有的衣服不能穿了,才拿出一件来替换。一日三餐也很简单,有时老伴王秀兰特意给他加点菜。
对自己“抠门”惯了的刘学通,捐款捐物、帮贫济困从来不含糊。这些年来,为帮周边渔民医治关节炎等骨病,他和老伴走遍大山,寻找中药材,熬药赠药,分文不取;山上的果树结果后,他们就把果子分享给村民;为方便村民进出大山,两位老人用积攒的退休金分6次修好了一条100多米的水泥路;汶川、玉树等地发生地震后,二老总是带领儿女们积极捐款……按照“惯例”,这个大家庭隔三差五就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疫情发生不久,刘学通就在家庭会议上郑重呼吁家人为抗疫捐款,自己又一马当先捐了2000元。而一直以父母为榜样的孩子们也纷纷响应一家之主的号召,尽己所能捐款捐物。
获“最美志愿者”自称“还不够资格”
2020年度全市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启动之后,刘学通成为市军休二中心推荐典型的不二人选。收到“最美志愿者”荣誉证书后,该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刘学通的诊所,想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他。
“市军休二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很关心,经常来看望我们。”见到工作人员登门,刘学通原本以为是例行慰问,接过证书后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拿到证书的时候,我很惊讶。”刘学通反复摩挲着证书,泪水止不住流下来,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获得这样的荣誉好像还不够资格。”面对工作人员,刘学通除了自谦就是感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送走了客人,老两口才坐下聊一聊知心话,“我跟老伴说,这么高的荣誉给了咱,更得好好干,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誉。我老伴说:‘我好好照顾你,你就继续加油干,别辜负了这份荣誉和信任’。”回忆2020年,刘学通和老伴认为,这份荣誉证书是最好的礼物,而展望2021年,他给自己立下了新的小目标:“继续扩大义诊范围,能不收钱的地方都不收钱。”(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