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莱西:因地制宜让垃圾分类在农村落地开花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21-01-11 15:47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讯  近年来,青岛莱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宗旨,积极探索“物业城市”管理模式,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完整链条,在村庄发起一场清洁行动的“绿色革命”。

A}8{DFBE7)B1U6(51VAK]_A

“以前大家随地乱扔垃圾,住得很不舒服,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后,大家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还会有垃圾运输车统一清运,如今住村里也像城里一样干净了。”家住望城街道韩家屯自然村的林大爷和符大爷高兴地说。“垃圾围村”的现象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整洁的街道,环境美了,村民的笑容更甜了,韩家屯自然村的变化是青岛莱西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莱西是传统农业大市,如何写好农村这篇文章是破解全市环卫难题的关键。2019年以来,莱西将环卫管理重心逐步向镇村下沉,建立起市、镇、村三级参与的考核体系和全市农村环卫信息台账,制定了全流程考核办法和打分细则,并将作业质量与市场化公司的服务费发放挂钩,充分发挥财政奖补的激励约束作用。2020年3月,莱西推行环卫市场化改革,将全市12处镇街全部村庄和城区环境卫生作业统一交由专业化公司管理,通过改革赋能,全市环卫作业标准得到统一,切实解决了各镇街分散管理、资金无保障,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一大早,水集街道谭彪庄自然村村民崔金铎走出大门,随手把蔬菜叶子放进门口绿色易腐烂垃圾箱内,把破旧抹布、方便面外包装放进蓝色不易腐烂垃圾箱内。垃圾收集员姜翠卿用空的垃圾箱将满的垃圾箱替换,然后运到村外的分类垃圾桶内……崔金铎老人的随手分类离不开谭彪庄自然村村“两委”班子所做的努力,垃圾分类工作要做好,必须抓好源头,村庄成立了党员分类工作队,每名党员包12户,实行划片包户,破解部分村民“不愿放、不会放”的难题。“管区书记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督导员入户”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红色”网格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打造垃圾分类“第一梯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调配,将垃圾分类覆盖到每户家庭、每个村民。

_)NR7)3UP~XJ%)_LF38$_53

在日庄镇沟东新村外,记者看到原先废弃的养殖场被改造成300平方米的村级厨余垃圾堆肥房,将厨余垃圾和葡萄叶、烂果等农业垃圾变成有机肥还葡萄田,实现垃圾就地减量化处置的同时,带动葡萄增产,提升农民收入。目前,莱西建设市级分类垃圾分拣中心一处,各镇街规划分类垃圾分拣暂存点9处,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2019年10月正式投产运行,日处理垃圾900吨,日发电40万度。打通处置全链条,结合莱西种植产业发达的实际情况,建设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以集中处理果蔬垃圾。

如今,莱西以“真分类”为目标,探索多样化分类处理模式;以“市场化”为依托,持续提升城乡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整合力量,理顺机制,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程强 宋婧 邱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