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要在让群众“心气顺” ——青岛社会治理的一大看点

来源: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20-12-17 14:47  

在不久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处置中,青岛仅用5天时间,即有序发动起全市1100多万名市民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广大市民表现出的“理性包容、沉着冷静”,2.3万名社区工作者和数量众多的志愿者夜以继日的无私奉献,为青岛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不禁动情:“1100多万包容理性的青岛市民,你们是青岛这次应对处置疫情的最大底气!”

木本水源,不忘所自。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全国首批50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青岛鲜明提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市域特点、城市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全国一流的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此次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的动人场景,窥斑见豹地将青岛社会治理的良效展现无遗。

探讨青岛社会治理的标杆价值,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老百姓心气顺”——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精髓,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在青岛,“让老百姓心气顺”,既是社会治理的手段,更是社会治理的目的,最终一矢双穿地落脚为“温情善政”与“治理良效”叠加的青岛“善治”。让多元互动成为社会治理的起始点

今年3月起,“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活动在全市形成热潮。作为面向全体市民的民声倾听主题活动,“三我”活动一并打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府信箱、新闻媒体等诉求渠道,让广大市民数短论长,说出对青岛“爱之深责之切”的各种不满,同时建立受理、办理、反馈、监督“四位一体”机制。11月4日起,青岛又在当地媒体推出“企业家‘吐槽’青岛”专栏,专门倾听企业家的心声。有国家级媒体形象地指出,这犹如建立起一个高容量的城市“吐槽”平台。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只一字之差,但在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眼中,却是一种质的转变:管理是单向的,用行政权力“硬约束”,是“我说你听”“我要求你执行”,而治理是多向的、多元的、互动的,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网格化全方位的交流互动。适应这一要求,首先就要让群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诉求。

从这个角度讲,与青岛既有的众多诉求渠道一样,“三我”活动固然也是一个“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工具——截至11月底,“三我”活动已受理各类诉求226万件,办结率99.57%,满意率95.69%——但更是新理念下搭建的一个全新民意碰撞平台:立场不同的各方在这个平台上平等对话,让多元互动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起始点。

实践这种社会治理新思路,党委政府不再包办一切,让群众、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社会组织,都拥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社会治理共同体”在青岛应运而生。像“三我”这样的多元交流载体,已深深嵌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市人大常委会面向全体市民和单位,围绕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或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公开征集监督工作议题建议;市里出台专门意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改革,邀请商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党委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予其等同于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发言权;在制定各领域产业政策时,先让企业唱主角拿出产业政策初稿,再由政府组织各方研究论证;城市管理部门推出“全民城管”微信专栏,业务处长当起“接线员”,邀请市民和城管面对面交流……

这番用心良苦,从青岛市委对干部一条条耳提面命般的“告诫”中,历历如绘:“同群众说话要娓娓道来,才会让对方把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真正说出来”“与企业群众交流时,不能皮笑肉不笑,而应由衷地、真心地笑,让对方感受到温暖和信心”“群众对某项工作提出了批评,相关部门就要公开检讨,这不仅不丢人,某种意义上还会让大家更信任、更感亲近”……

对话产生共识,共识凝聚合力,多元互动把听民声、用民意、解民忧、纾民怨、聚民智、暖民心贯通起来,使得民意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青岛“三我”活动中,每一件诉求事件的办结,几乎都是多方力量互动、博弈、竞合的结果,“你来我往”中,群众把自己的心气儿捋顺了。青岛海云庵广场舞夜间扰民问题,已经持续了10多年,城管、公安、环境、街道办等都曾出手,但效果只是一时。“三我”活动邀请各支广场舞队伍负责人、居民代表,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和街道、社区首次坐在一起,一番商量后拿出了解决方案——每天晚上六点半到九点跳广场舞,每个队伍只用一个音箱,声音不高于85分贝,各队伍负责人还签订了自治公约。“对于广场舞这种民生热点问题,政府的行政命令往往让矛盾双方都不满意。”青岛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总结认为,“‘三我’活动将矛盾各方叫到一起商量形成自治解决方案,大家打心底里都能接受。”

消了怨气儿,顺了心气儿,激起了市民参与的动力,更激发出社会治理的良效。半年多来,青岛市民参与“三我”活动的心态和行动已经发生了变化:来电、来信从抱怨多变成了建议多,市民身为城市“主人翁”的归属感、认同感大大增强。随着“爱青岛,让青岛更美好”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很多社会治理难题也就消弭于无形、灭活于萌芽。政府、社会、企业、市民多元主体的交流机制,构筑起了疏导社会情绪、走向社会善治的第一道关口。从“方便管理”到“方便群众”,官本向民本转变

青岛的“三我”活动,处于主体地位的当然是老百姓。但青岛市委对这个活动的定位是:动员老百姓说话,目的是提升主动为民服务的能力,倒逼的是政府改革。

这种反弹琵琶,提示了青岛“善治”的另一个特点:从“方便我管理”的官本位管理,转向“让群众更方便”的民本位治理。

对此,王清宪举过一个例子:某十字路口人车混杂,交通事故多,管理部门简单地建起一个隔离带,此后事故是减少了,但群众却得绕1公里才能过马路,怎么就不去想既方便群众过路又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办法呢?还有,大街上摆摊卖小吃影响市容,但若只是一味取缔了之,群众想吃小吃就没了地方,怎么就不能同时给小吃摊一个合适的去处呢?这种管理方式,本质上是为了方便管理者,而不是从群众更方便、更满意的角度去考虑,这就是典型的管理思维而非治理思维——“我们一切的治理,都是对人的治理。所有的政策、制度都要还原到人本身。如果不能还原到人,无论动机多么好,也是没有温度的,群众心气儿还是不会顺。”

基于这种转变,青岛的社会治理,就必然伴随着对公权力,对政府工作程序、职能、作风的全面倒逼。

这首先来自于公开,即强力践行“政务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把干部的作风状态摆在老百姓的眼皮子底下。以“三我”活动为例,为防止出现个别单位以“将出方案”“在研究中”等敷衍群众的形式主义,以及“群众再投诉就抓紧办、群众不投诉了就拖着”的官僚作派,青岛专门设计了“网购式处理”模式,对群众投诉实行“一诉一码”,办理过程全程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这就迫使公务人员真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最高标准。再如,去年青岛开展15个攻势方案公开答辩,今年又对15个攻势挨个公开质询,两轮活动把青岛全市重点工作的内容、进展情况全部向社会公开,让市民清楚地知道政府想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干的结果怎么样。这种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公开,展现出开诚布公的胸怀和真抓实干的决心,从而让老百姓的知情权被尊重、行动力被召唤。

法治,是青岛倒逼社会治理提升的另一举措。社会治理的温情,源自打破人治思维、更加注重法治保障作用,说到底,就是形成安心舒畅、可预期、可信赖的社会环境。

“新官理旧账”便是青岛以法治提升社会公信力的重大举措之一。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公开场合多次直指“新官不理旧账”是法盲的表现、违法的行径——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是法治化的重点,政府是法人主体,官员只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换了,法人主体并没有换,必须敬重法律,履行好法人责任。因此,只要是政府做出的有法律效力的承诺,都要兑现,不可“新官不理旧账”,也没有权力不理旧账,否则就是在违法。去年,青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党政群机关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打响集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攻坚战,成立多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强势推进408份“旧账”依法依规妥善解决。沿着这种法治思路,青岛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社会治理新举措:把公共政策兑现纳入法治框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聘律师事务所,组成专门法律团队督促惠企政策落实;鼓励“民告官”,出台21条措施,让行政机关负责人通过出庭应诉接受法治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出庭应诉率保持100%……这些举措,极大督促了青岛干部们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上或法治之外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法治是最让人心安的社会环境。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企业普遍面临压力的情况下,今年1至10月,青岛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为57.6%。其中,产业类民间投资增长13.7%,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最重要“稳定器”。擦亮城市“善治”的民生底色

青岛城市的发展定位有四大关键词——“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今年起,这幅宏大愿景图里又增添了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目标”:方便、温馨。

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青岛对于城市发展定位与社会治理内在关系更精到、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有些问题呼吁多年,你不解决,老百姓就会气儿不顺。他对一个事儿不顺,就看很多事不顺眼。这样的情绪一旦扩散,就会影响社会心理。所以,要让老百姓心气顺,我们就必须把群众的事都看成大事,真心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民生问题。”王清宪曾在多个场合这样反复强调。

经过多方民意收集和研判,青岛重点梳理出了让老百姓感觉“方便、温馨”的三个层面:在家,感到生活方便——围绕供暖、供水、垃圾、厕所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统筹开展棚改、暖改、公租房等重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垃圾分类、清洁取暖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出行,感到交通方便——完善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互联感知、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水平,有效解决好交通拥堵、停车难等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出行效率;办事,感到舒服方便——建成“城市云脑”,让全市90%的政务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率先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涉及企业、群众的所有办事流程,逐一开展便捷度、满意度评估,把“公共事务服务者”的角色意识体现到办事流程的各个环节。

因循“民生无小事”的社会治理理念,在今年财政压力较大情况下,青岛民生投入持续增长,一些迁延多年的难题一朝化解:青岛市普通高中录取比例多年来处在全省较低水平,是岛城众多家长的胸中“块垒”。解决这一民生诉求,青岛没有简单地将“普职比”一提了之,而是工作中找问题、改革上找出路,迅速推出“分数带”录取、综合高中试点、普职融通培养等创新性举措,让孩子们中考有了自主选择、多次选择的空间。更进一步,青岛通过集团化办学等方法加快普高龙头学校优质资源辐射外溢,同步推进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发展、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职高普高学籍互转和外地生源就读本市职业高中等改革,让职校学生上升通道走得通、步入社会干得好。短短两年,青岛实现普高和职高学位基本满足入学需求,中考后普高比例、高考后高职比例“双提高”,既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高中教育的期待。

就像解决“高中录取比例低”问题一样,当前,青岛正下大力气拿出针对性举措,志在长远、行在当下地解决“苦城市久矣”的一批烦难事儿:针对“企业活力不够”这一问题,通过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等重磅举措,提升全市产业发展质量和利润;二孩生育高潮带来入园高峰,青岛连续3年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市办实事,通过全面加快幼儿园新建、全力整治小区配套园、全方位支持民办普惠园发展等手段,使得普惠园占比达到88%以上;针对创新活力不足、年轻人创业遇阻,青岛响亮地提出“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加快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眼下的青岛,正全方位开足马力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优质的医疗、更舒适的住房、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项项民生福祉的改善,不仅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气儿更高更顺,也让这座城市的“善治”底色更加醇厚亮丽。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