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困之下,现金为王,资本愈发谨慎,“观望”“惜投”者众,但青岛这个领域却受到资本的追捧。
青岛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49.1%。这个增速有多快?要知道,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才刚刚“转正”(0.8%),制造业投资虽然有回升但仍同比下降6.5%。
每当世界关上一扇门时,往往就会打开一扇窗。受疫情影响,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迎来了加速起势发展的重大“窗口”机遇。
看见未来,才能走向未来。错过了信息化和消费互联网浪潮的青岛,敏锐察觉到这个新风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3条重点产业链,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巩固,正阔步走向可期的未来。
01
疫情催生的这个“新风口”,青岛不能再错过
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受疫情冲击最大的,就是既有的产业链关系、上下游关系、市场供求关系开始松动,这必然会带来全球范围的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甚至市场格局的重构。在重构新秩序的过程中,会催生很多新需求、新模式,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对接供求关系、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为产业、企业搭台赋能。
应对疫情冲击,人们的普遍选择是——
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的工具,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尤其是工业APP、人工智能、增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在线服务等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的产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好生产协同和风险的预警,保障供应链的完整,对可能停产断供的关键环节提前组织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以信息化的手段支撑好供应链的安全;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的工作方式。
事实证明,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
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是青岛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后疫情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今年,青岛顶格印发《关于推进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新基建支撑、要素资源保障、企业主体壮大、应用场景拓展、发展环境优化五大行动,拉动消费新需求,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以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打造新经济发展的“热带雨林”;经过3年左右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经济业态模式,建设新经济业态模式的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区和生态创新区。
青岛研究制定十大新兴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加快超高清视频、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聚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02
青岛这样成功“换道”
新一代信息技术必须与产业结合,与场景融合,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为以制造业而闻名的城市,青岛拥有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具备各行各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的天然实验场。
青岛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优势,努力营造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区块链、产业数字金融、细分产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技术、工业互联网科技应用服务等产业在内的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新物种,其生长壮大遵循新的路径和规则。青岛主动打破传统产业培植的“路径依赖”,探寻新的路数的打法。
其中一个相当“给力”的做法就是“链长制”。青岛市级领导牵头,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13个产业专班,建立起一套严密、有效的推进机制,着眼城市未来产业布局,以一套创新的“专班推进”“顶格战法”,规划了产业集群发展、企业梯队壮大、推进重点项目、打造招商高地、加快技术攻关、提速动能转换的路线图。其中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班”。
事实证明,这套打法很有效。青岛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由市领导牵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49.1%、现代金融服务投资增长42.8%、高端装备投资增长16.6%。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本质就是生态经济。青岛运用平台思维链接资源,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百人会,发布《上海·深圳·青岛生态共建联合宣言》,吸引感召全球各类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企业1800多家,完成布设5G基站超过1.2万处。目前卡奥斯平台已建立15个行业子平台,覆盖60个细分行业,集聚3.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唯一独角兽。
青岛成立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落地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科创技术中心,加快建设华为(青岛)智谷、百度智创基地,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布2批共1000个工业赋能场景、150个未来城市场景,加速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来青交汇互动,产生乘数效应。
今年以来,随着青岛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力,还有快速壮大的全球创投风投资源,大批工业互联网行业头部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来青考察投资,现场对接合作项目。当前,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面起势,正在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实验场。
正是在工业互联网的强力带动下,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全力奔跑、逐步建立优势的良好局面。今天的青岛,正在形成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生态。
03
青岛“新势力”正在快速崛起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青岛的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等都在发生着快速的迭代。
9月15日,在海创汇第四届全球创业创新生态峰会暨青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发展论坛上,50家青岛企业入围2020青岛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榜单。这既是对优秀新经济企业的一次搜索,更是对城市产业机会和竞争能力的盘点。
50强企业中有47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地理信息、高端智能装备、物流装备、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等领域。50强企业平均成立时间虽然只有4年到8年,但成长性惊人。4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其中太平洋科技、华晟智能、鼎实智能等3家企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00%。
虽是新面孔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比如,鼎实智能聚焦钻/修井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已成为行业先行者和领导者;科捷智能设备深耕智慧物流赛道,产品涵盖自动化立体仓库、搬运机器人、自动导引小车(AGV)等智能设备,是业内为数不多拥有智慧物流装备最全的公司之一。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青岛老牌企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海尔提出《四年5000亿,再造一个新海尔》发展规划,海信集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6年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计划,青啤集团提出倍增计划……
7月28日,长城战略咨询在天津发布新一期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青岛共有6家独角兽企业入选,分别为日日顺物流、伟东云教育、聚好看、能链集团、特来电和卡奥斯。目前,青岛有9家企业达到独角兽标准,拥有的独角兽数量列北方城市第二位、全国第六位。
10月,海信首款彩超产品全球发布。作为精密仪器,一台该款超声产品有18个印刷电路板、近200颗芯片、1000多种物料、9000多个元器件,即便是最精密电视的制造难度也不到其十分之一。该产品成为山东首台由省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超声医疗影像设备,填补了山东产业空白,青岛医疗器械产业“高端化”之路将再提速。
从面上看,前三季度,青岛“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6.6%,智能制造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34.1%,城市轨道车辆增长38.4%,智能电视增长26.4%,传感器产量增长26.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4.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1%;网络销售保持较高热度,限上零售业法人企业网络销售额增长13.3%。
诸多迹象表明,青岛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巩固,青岛正在汇聚起新产业、新资本、新人才、新技术的新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