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北区卫生健康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加大卫生医疗领域“补短板”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
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全面落实健康申报、体温检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继续实施严格的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对密切接触者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14天并进行2次核酸检测措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扎实做好公共服务类场所、交通运输场站、学校等重点场所和特殊场所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复工复产。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毒检测实验室)建设和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满足辖区疫情防控需求。
推进医疗改革全面深入
医联体合作深入推进,全区241个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协作,开展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服务,推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种慢性专病医疗资源一体化,落实绿色转诊、专家坐诊等机制,让群众得到实惠。继续推行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推行药品“零差率”,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节省500余万元;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管,重点加强区人民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医疗费用控制、医疗质量管理等监管力度,提高群众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
推进医疗服务持续改善
创新实施双网格融合健康服务。以全区22个街道大网格、137个社区、940个小网格为基础,科学划分网格化服务范围,健全区、街、居、网格四级联动组织体系,推动医疗卫生重心下移、深度融合,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联体专家服务等工作有机融为一体,完成服务人数达30余万人次。
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投入1300余万元,完成11所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工程,更新配备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设备、家庭医生随访箱等480余件套。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首席全科医师和首席公共卫生医师,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名,全科医生转岗和规范化培训225人,全面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先行区建设,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建成3所精品国医馆,推行20项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推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
抓好免费妇幼保健“三防治”服务(免费发放儿童维生素D、更年期女性中医体质辨识和穴位敷贴、孕妇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建设38所智慧化接种门诊等市、区政府实事6件,完成“三防治”、免费婚孕前医学检查、“两筛一补”等服务1.3万余人;开展高危孕产妇闭环式管理模式,实施分类分级服务1837人次,全程追踪服务高危孕产妇45人,有效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扎实推进“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构建起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区人民医院深化打造老年病医院特色品牌,开展老年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晚期肿瘤综合治疗及临终关怀等10余项服务,19个社区卫生中心增加老年护理康复床位116张;实施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项目,开展心理健康调查评估,完成老年人心理健康调查1101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讲座服务,受益1.4万余人;发展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完成0-3岁散居儿童查体2344人次,入园儿童查体1794人次。
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实施系统四大类36条免费惠民政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发放各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5400余万元。
推进预防监督同步保障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构建平战结合、科学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加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毒检测实验室)建设和区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增加人员和应急分队力量,实施24小时值班在岗,提高全区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大力开展“蓝盾行动”,加强专业质控工作,对辖区内7类20种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单位实施清单式、全覆盖监督管理,开展口腔种植、医疗美容、毒麻药品、医疗废物废水处置、美容美发及住宿场所、职业健康、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病媒生物监测、学校采光照明监测等专项监督,共检查医疗机构1300余户次、公共场所单位2500余户,构筑起了健康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