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2021届秋招互联网企业率先开启 技术研发岗需求最大

在新基建和互联网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人才将成为全行业争夺的重要资源。企业的人才储备意识愈加强烈,人才争夺战正在前移,而校园正成为核心战场。目前国内主要知名互联网企业已全部开启了2021届秋招,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就业释放了积极信号。那么目前2021届互联网企业校园招聘具体呈现何种态势,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将根据平台数据解读发现,。

注:文章中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15日,所展示数据仅对梧桐果的用户样本数据负责并不能反映校招的全面情况,仅供社会参考。

各大名企增加校招需求,腾讯启动最大规模校招

微信图片_20200819124409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依然在高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一场疫情更是让互联网行业向着更加在线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借此也引发了互联网行业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暴涨。

8月6日腾讯正式启动2021届秋季招聘,面向2021年应届毕业生开放5000个岗位,是腾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校招,岗位覆盖包括互联网、金融、投资、新基建等多领域;近日字节跳动也正式启动2021届秋季校园招聘,为应届毕业生开放6000余个工作岗位;快手宣布今年校招人数翻倍,超过3000个岗位有招聘需求,此次校招面向2021届毕业生,提供产品、技术、运营、游戏等九大类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占比最高达60%;8月13日百度2021届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校招规模较往年扩大40%,面向海内外2021届应届毕业生,开放了技术、产品、用户设计、管理支持四大岗位方向……各大龙头企业纷纷扩大招聘规模,为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互联网企业秋招更青睐技术/研发岗

微信图片_20200819124412

根据梧桐果平台数据显示,2021届中国校园秋季招聘需求最大的是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达45.55%;其次是产品运营/设计类岗位,需求占比为19.16%。

互联网名企对优秀人才的需求热度不减,尤其对研发岗、技术岗的人才,都是求贤若渴的状态,比如前两天上热搜的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最高开出了201万年薪。进入5G时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火爆,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才聚集地,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AI、云计算和数据分析等职位需求火热,尤其是研发工程师需求量最大,数据分析人才则最为稀缺。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吴强先生表示:“当前各行各业逐渐意识到数据分析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对应的项目数据分析师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另外,随着互联网在垂直领域细分,如互联网金融、O2O等,竞争愈加激烈,呈现出精益化运营的发展趋势,这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人才来应对。但中国高校对大数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供给严重不足,因此造成了数据分析人才的短缺。”

计算机、大数据相关专业受追捧

微信图片_20200819124415

据梧桐果2021届秋招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热门专业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最大。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计算机技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基础,随着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高速发展并逐渐成熟,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不可或缺。

2021届秋招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热门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采集与管理等多个大数据相关专业上榜。大数据相关专业是近几年刚设立的专业之一,从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趋势来看,大数据领域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且不少岗位的附加值也较高,其相关专业毕业生既可以选择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岗位,也可以选择从事传统的软件开发岗位。随着大数据技术开始逐渐在产业领域落地应用,未来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量会更旺盛。

技术类岗位垄断高薪榜单,数据分析工程师最吃香

微信图片_20200819124423

互联网行业“高薪抢人”事件频发,技术类人才炙手可热。梧桐果数据显示2021届秋招互联网行业岗位薪酬以9-11k元为主,占比为38.96%。

岗位薪酬排名中,数据分析工程师最吃香,平均薪酬达18673元。大数据分析目前已成为社会发展建设的依据,数据的搜集、分析与整合归纳能够详实的显示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为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发展提供借鉴。数据分析工程师作为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它将改变企业决策、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方式,利用信息管理、预测分析和商务智能等工具,从各类数据中获得洞察,从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把握大数据的变革、赢得发展和新的市场,将需要更多数据分析人才,其薪酬也因此水涨船高。

京沪深成互联网人才聚集地,需求超三成

微信图片_20200819124426

从区域分布看,互联网行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度依赖技术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基础配套设施,在这些要素上,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

从城市需求量分布看,北京需求量占比为11.32%遥遥领先,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稳坐龙头;排名第二的是上海毕业生,需求量占比为10.58%,拥有携程网、小红书等众多著名互联网企业,行业发展基础稳定;紧随其后的深圳,需求占比为9.71%,拥有包括腾讯、华为、迅雷等互联网大品牌。

众所周知,京沪深是互联网龙头企业聚集的城市,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数量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它们都看中了北京的整体实力,比如经济水平较高、有良好的政策扶持、便捷的交通环境等,互联网企业总部有46家;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有浙江省和江苏省可以互相促进贸易发展,而且上海通向各个城市的交通方便,能够吸引一些外商投资,在国际上知名度高,对企业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互联网企业总部有17家;深圳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特区,发展速度快,互联网企业总部有9家。综合看,“总部效应”带动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更为旺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刘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