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家长速看:高分背后,高考学霸分享了这些经验

来源: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更新时间:2020-07-30 10:06  

高考成绩出炉,

高分考生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梳理:多来自热点初中学校,良好学习习惯很重要

591d4603c2ec4591c0e82a63d3ed5630

日前,我省高考成绩正式公布,很多家长关心“别人家的孩子”成绩怎么样?有什么样的独家学习秘笈?初中来自哪所学校?

记者梳理市区多名高分考生的情况发现,高分考生多来自青大附中、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等岛城热点初中,并且他们在初中时便养成了不错的学习习惯,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高分考生多来自热点初中学校

高考成绩发布,细心的家长们总想了解高分考生的成长之路,自然也会关注他们来自哪些初中学校。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区的高考高分考生,多数曾在热点初中就读。市区最高分,青岛五十八中的王奕淞,高考考了697分,进了全省前50名,初中来自于青大附中。青岛二中的王子昊考了692分,初中同样是来自青大附中。

除此之外,青岛五十八中其余5名超过690分考生中,张驰考了694分,初中毕业于智荣中学北校;连迎凯考了693分,初中毕业于青岛超银中学;徐佳鑫考了691分,初中毕业于青岛五十七中;吴青华考了690分,初中毕业于青岛第二实验初中;杨淦翔考了690分,初中毕业于青岛四十四中。青岛二中的张艺缤考了690分,初中则来自青岛二十六中;青岛二中的于斐考了684分,初中来自青大附中。

初中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最大的收获是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与学习习惯,培养了一种积极上进的学习状态。”王奕淞认为,青大附中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老师尽职尽责,管理比较严格,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高,“比如说,初三参加中考自招时,学校老师会专门把我们组织起来,给我们指导,给我们复习建议。”

于斐则表示,初中时学校的学习氛围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同学都比较优秀,也都非常努力,大家可以在激励与竞争中相互进步。”学校老师很负责,平时她主要跟着学校老师的节奏学习就可以。

每次大考结束,她也会习惯性地列一个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明确将来提升的方向。“除了学习,学校举办的科技节等活动非常有特色,组织参加活动,参加各类竞赛,都会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于斐说。

“初中的时候,老师的帮助很大。只要注意到了我们成绩出现退步,就会主动跟我们交谈,帮助我们找到学习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有时到了晚上,老师也会拿出时间来,跟我们交流。”

张艺缤告诉记者,自己初中成绩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年级前五,“还有比较大的收获就是参加了很多活动,见了很多世面,开拓了视野。”  

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世锋

解码学霸养成基因 

三因子成这所学校关键词

5e7a8765ade33b7871e004bd13c4e355

2020年高考成绩放榜,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再传捷报——由学校培养、输送至岛城各所优质高中的学子们,又在高考中斩获佳绩。

继去年四名毕业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后,今年又有多名毕业生有望冲击清华北大。翻看历年高中传回学校的喜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名校集结,人才辈出,这份收获令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老师们欣喜,但并不意外,因为在这所学校,学霸养成基因已然融入学校全面建设的血脉之中。

学生因子 

“四五六七”激发内生动力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一直旗帜鲜明地秉承着“成就教育”的办学理念。每个孩子都对未来充满憧憬,每个家庭都在孩子身上寄予希望。

学校希望通过教育去成就孩子、成就家庭,将他们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落地。如何成就?

学校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从学生这一内因层面入手,满足他们的诉求,激发内生动力。

在二实验老师们看来,教育不是工业,不能将孩子置身流水线套以统一化的桎梏,教育更应该像农业,培育者要考虑每一株幼苗的生长需求,并予以个性化呵护。

全校共有学生2000余名,面对多样化诉求,如何去成就每一个孩子,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又一个课题。

最终他们依靠“四五六七”有效破题:学校根据所有孩子需求建立了四十多个社团,涵盖体育、艺术、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生活品质;学校建立了学生会、自主发展委员会、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参事会和生态环保委员会五大学生干部组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评估校职能部门工作;设立体育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采摘节等六大节日,丰富校园生活;构架七彩阳光卡评价体系,孩子们通过收集卡片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当面给校长、老师提意见,只有一个人的社团可以得到外聘老师一对一指导,校徽样式不以老师喜好为参考,全由学生决定……在这所校园里,每个孩子都能自由生长,活力无限,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教学因子

创新施教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所成立仅10年的新校,如何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地标式”存在?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一方面回归教育本质,守正笃实;另一方面,始终坚持站在教育最前沿,开拓创新思变,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质。

以地理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太阳高度角这一必考知识点,老师们没有将学生拘泥于课堂死记硬背,而是带着孩子走出教室,在校园固定一个测量点,定期测量、记录,将结果整理成Excel表格,每个孩子都获得了满满参与感。

讲解板块运动时,老师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个橙子,通过撕拉、挤压橙皮,去感受板块运动的特点,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课上,老师们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随着一条条彩色线条在纸张上蔓延,庞杂的知识点立刻脉络清晰,依照思维导图,记忆、复习也更为便捷。一张张试卷上相应知识点考查题目的超高正确率,是检验成效的最好证明。

师资因子

招才引智打造教师“天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据介绍,创立之初,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就招募了一批头顶国家、省、市级拔尖人才、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光环的教师。

通过全国招聘名师、选拔地市优秀教师、重点高校招录优秀人才、区内选调骨干教师等方式打造起的四级教师梯队,发展至今,队伍已扩展为154人,所有老师均有荣誉称号傍身,其中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1人,拥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2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80人,市、区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6个,堪称强师“梦之队”。

进入新时代,教师的角色更多元,任务更繁重。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应势而动,在这里,年龄、工龄不是好老师的指标定义体系,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成果和学生评价才是。

学校所有干部每周至少要旁听两节课,每次办公会上将听课情况进行汇报。在团结和谐、拼搏向上的教学氛围下,每位老师都深挖自身潜力,全力以赴。 

记者 张琰

高考学霸亮相,女生去哪了?

新高考首年男生占据C位

思维方式不同还是偶然现象

在媒体报道的山东省2020年高考学霸中,高分人群里男生占了绝对优势。

在青岛,这一趋势更加明显,703分的林一鸣、701分的郝鑫磊、700分的吕子涵、700分的许睿、697分的王奕淞、692分的王子昊都是男生。

直到692分,出现了一位女生,平度一中李涑桤。她选考的科目是纯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

二中最强团队数学MT班680分以上学生合影里,男生优势更加明显,13名学生中,只有2名女生。

今年高考的这批孩子入校时,五十八中男女生比例大致为1:1,青岛一中女生和男生比例是10:9,大致相当。

从前,高考成绩公布,文理科高分一般少不了女生的身影,今年成绩一出,不少人惊讶,女生去哪里了?新高考是否对男生更有利?

不分文理“混战”

女生传统优势难保

说起女学霸,人们会记得2017年高考五十八中的省文科高分田竞爽,2019年高考青岛市文科第一名焉芳州。

女生偏文科,在高中,这是不争的事实。新高考取消了文理科界限,原先纯文科学生之间的竞争变成了“混战”。

“今年高考题型重视思维方式考查,重视逻辑推理、知识点衔接的考查,这些确实对理科思维更有利。”青岛五十八中高三9班班主任王连海说,全校高分生690分以上的6个都是男生,直到685分才出现一个女生,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

王连海表示,传统认为,女生在语言类比如语文、英语学科有优势,男生在数学上会普遍更强。“语文、数学、英语是算原始分,但语文题今年挺难,想得高分不容易,英语又比较简单,这两科上,偏文的考生不容易和偏理的学生拉开差距,偏偏数学又是难度较大,理科思维学生沾光。”王连海带的是“定二走一”的生物、化学班,班里女生和男生比例是1:1.6。

重视思维能力

交流碰撞很关键

怎样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更契合新高考的考查目标?王连海认为应该多阅读,特别是阅读一些前沿科技类的报道、文章,多和同学讨论,在思想碰撞里学会批判思维、掌握一题多解方法等等。“新高考的命题方向会持续下去,所以这个趋势不是今年独有的。

其实女生阅读量很大,但对科技类文章关注度不够高,另外女孩子可能偏内向,和同学交流沟通的圈子小。”在王连海班里,学生争论化学题是课间的一道风景,在参与讨论中,男生容易开拓思路,锻炼思维。 

平度一中考出692分的李涑桤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高中三年,她曾获得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三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省决赛一等奖……性格开朗,能毫无保留地给同学讲题、和同学讨论,让她成为班里的人气王。

“我觉得男生表现突出是个偶然现象,以我们班为例,男女生的成绩实际上差异不大,排名在前面的同学有男生有女生,而且比例比较适中。平时考试第一名有时是男生,有时是女生。就我身边同学来看,大部分女生做题速度要比男生慢一些,男生刷题量要比女生多,新高考题目难度有所提升,练习多的人会有优势。女生虽然做得慢,但准确率高一些,如果题目量适中,女生分数会相对高一些。不过也有特例,我身边有个女生做题就超快,平时数学140分以上,思路清晰,难题都能解出来,奇怪的是她英语不怎么好,所以对男女生的差异没法一概而论。”

多元发展“结果”

女生的表现并不弱

“我们班陈宇曹要是参加高考,可能比我们都厉害。”拿到697分的五十八中学生王奕淞说,班里的女学霸曾请假一个半月,专门学习英国高考课程,回学校之后参加模拟考,依旧拿到级部第九。

陈宇曹目前已经收到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高中三年,她参与组织学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不仅能在合唱节、运动会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还参与举办学生会的公益活动。凭借着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打下的扎实基础,她在英国考试局的考试中轻松获得了三门A+的好成绩。

“高考阶段大家要拼智力、拼体力,在体力上男生占优势。我认为今后男女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会减小,我们是第一届文理混选,后面的学弟学妹有了选科经验,形势会有变化。” 

青报全媒体记者 赵黎

学霸年年有 今年尤其多

青岛五十八中高考关键词:

科学走班、精致管理、头雁效应

在五十八中,送完高三的老师们依旧保持着上课时的作息,早早到学校,在电脑前一个个回复学生填报志愿的咨询。要想进入理想的大学,不仅要考得好,还得报得好。经过培训,现在每个高三班主任都成为指导学生志愿填报的专家。今年高考,青岛市区690分以上的学生有8人,五十八中就占了6人,并包揽前3名。学校有8个班学生全部超过特殊类型招生线(相当于往年的一本线)。五十八中的高考再创佳绩。

ec57a01c4d1ce7d952e8cb74db21e71c

科学走班:

半年时间推演最优方案

学霸是如何养成的?五十八中高三级部主任刘展智把成功归因于科学的选课走班设计。

“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是高二学生面临的重要选择。每当新课改实施,总会有一段调整适应期,为了把变革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提前半年就在讨论方案,‘大走’(6科全都走班),‘中走’(只走语数外之外的3科)‘小走’(二科固定,一科走班)和‘不走’(和从前一样固定班级)都推演过,又在学生中调研, 先后做了四次选课走班模型。

高二开学之后,学生又实际演练了两次,最终定下了‘定二走一’的办法。”刘展智介绍,虽然学校管理层面上紧锣密鼓反复推敲了半年,但其实落实到学生身上,磨合期只有一个月时间,尽可能让学生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

选课走班制度让所有学生能施展自己的特长,新高考的20种选科组合,五十八中全部开齐。相对固定的“定二走一”则让学生对行政班充满归属感。

考出694分的张驰介绍,班主任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疫情期间居家学习,老师可以精准地指出每个学生的努力方向。

精致管理:

高中学习从整理内务开始

考出691分的徐佳鑫和697分的王奕淞、690分的吴青华是同宿舍舍友,如何管理时间、住宿的时候内务怎么打扫、操场上的大扫帚怎么用,是他们一开学就接触到的学习内容。

“学校给我们发了一套《时间管理大师》,是一套笔记本,也是一门校本课程教材,我们每天在上面规划自己的时间,晚自习的时候重点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就像日志一样,记录了三年的奋斗。”

徐佳鑫说,规划时间的时候,他会感觉自己掌握了时间,自己能创造自己的未来。“别看内务整理、宿舍卫生打扫这些是小事,对第一次住校的高中生来说很重要,不会整理,把宿舍弄得乱七八糟,肯定不受欢迎,影响同学关系,也很影响学习心情。”

吴青华说,老师说小习惯会影响大未来,学会劳动也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吴青华和同学们笑着回忆起刚入校时打扫操场的趣事,学校发的大扫帚很多人从没接触过,大家用扫帚尖挑着落叶往垃圾桶里送,老师只得亲自上阵示范怎么“平着扫”。劳动过程里,班级的凝聚力逐日累积,细节管理上的效果潜移默化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

头雁效应:

班主任个个都有大智慧

什么样的人能带出这么多高手?五十八中学生笑称学校“扫地僧”都有深藏不露真功夫。

班主任丁旭东高考时是全省前五百大神。毕业后带班,他和学生只差7岁。三年前,丁旭东和学生长途拉练,家长把他当成高中生。

这个年轻的班主任三年里陪伴学生的每日成长,一个男生上课走神、下课玩手机,丁旭东了解到他的父亲是军人,平时难顾家,在和学生父母沟通后,丁旭东把学生领回了自己家。

一个月时间,他早晨带学生到学校,晚自习后领着学生回家,一点点开导学生,纠正他的学习习惯。

“龙家军必胜!”在高考送考时,张华龙班的家长们打出标语。学生们以自己是“龙家军”一员而自豪。每个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感受非遗传承、去血站做志愿者、办班级公众号……

张华龙的班玩得疯,学得也狠,班里有3个690分以上的学生,20个人能进C9名单里的大学,全员可以报考以往211大学,40个人达到双一流大学标准。张华龙说,家校配合用三年时间结出了“必胜果”。

青报全媒体记者 赵黎

青岛十七中:清华7人、央美52人次、国美14人次

特殊艺考年,青岛考生拿证依旧猛

高考成绩出炉,青岛第十七中学美术班、美术创意社团班的学生们大抵估算出自己的录取去向。3个文艺学霸高考成绩拿到600分以上,基本确定能迈进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门槛。还有许多拿到专业合格证的学生基本确定能进入央美、国美等顶级院校。

7月28日,省招考院发布山东艺术类统考、联考专业综合成绩分段表。青岛十七中在省前100名里占有11席,200名内的有22席。

虽然今年美术校考一波三折,但十七中学生拿证能力依旧强劲:7人拿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合格证,52人次拿到中央美院合格证,14人次拿到中国美院合格证。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四川美院、西安美院、湖北美院、天津美院、广州美院、鲁迅美院等美术界顶尖的学校,学生们都有所斩获,一共拿到专业合格证110多个。

“每个学校录取方式不同,比如中央美院是按照美术成绩排名划定范围,文化课达线就能录取,清华美院是按照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折算之后再看综合分。这一届学生经历了疫情洗礼,太不容易了。”

十七中高三级部美术老师冯春蕊介绍,艺考生高三上学期基本全力拼省联考和校考,暂停文化课的复习,但遇上疫情,校考延期,高三下半学期,学生们文专并进,心理承受了巨大压力。高考之后,其他同学开始放松,美术生还在赶考。

对607分的李佳霖来说,高考持续了十天。“只有清华美院是线下考试,国美、央美都是网络测试。”拿到清华合格证,文化课成绩傲人,李佳霖表示要谨慎填报志愿。

考出610分的王楷竣拿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专业合格证,“建筑学院颁发工科学位证书,今后工作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工作,和纯美术相比,比较多元。”

和文科学生主要选择纯文科不同,王楷竣选考科目是政治、地理和生物。“高一时候学校社团有3D建模社团,我很感兴趣,这个假期,我就想先学学建筑建模课程。”

查到高考成绩的时候,十七中的徐一菲还在网上VR看展。在各大展览中汲取设计灵感是她高中三年每个假期的必修课。周末,她常常夹着笔记本在北京、上海的各种艺术展上待一天,甚至住在附近,连续两天看展。“现在清华、央美的考试越来越考查艺术的综合修养,比如央美的哲学题干。”

徐一菲说,“面向关系”的题目,她理解为交互设计和危机设计在智能未来中的应用。按照央美的录取方式,徐一菲已经确定能被央美本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录取。

新闻链接

十七中毕业生

参与清华录取通知书创作

近日,清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新版录取通知书惊艳亮相,一时间,成为网友们口中“别人家的通知书”。这套录取通知书的主创之一正是毕业于青岛第十七中学的赵雁南。

赵雁南介绍,清华本科录取通知书因“二校门”立体设计网上大火,但原版清华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模板已用多年,比较单薄。怎么在通知书外观上注入清华内涵,学校将这一任务交到清华美院导师陈磊的设计团队手中。作为团队一员,赵雁南接到任务时还是研一新生,从创意、构思到构图、绘制,赵雁南参与了设计的全过程,而设计方案也经历了层层筛选、融合。

赵雁南是十七中美术班的优秀毕业生,她认为高中学校在美术特长生培养上,除了针对特定的绘画题材、语言和形式外,还会带入“设计意识”,而这也让她在创新设计上总有些“奇思妙想”。

青报全媒体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孙丽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