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毕业季到来,山东省人才流动的浪潮再次掀开。应届毕业生的加入为整个山东省的人才流动增添了更多活力,这股年轻“后浪”的流淌方向,不但能体现出各地区当前的就业机遇与发展潜力,也将代表着这些地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质量。山东省人才流动态势如何?齐鲁人才网作为山东省本土求职招聘网站,利用平台大数据优势,就2020年二季度山东省市场化人才流动做出详细分析。
注:文中人才流动数据为齐鲁人才网正在发生交易的市场化人才流动数据,并不能全面的代表真实的人才流动情况,仅供参考。
人才跨区域流动加快
由上图数据可见,2019年至2020年一季度,山东省就业市场人才留存呈稳中向好态势,其中2020年一季度更是有95.53%的山东职场人选择在省内流动,这也与疫情之下,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每个城市都在加紧防控措施,从而造成人才流动的活性减弱有着直接性关系。反观2020年二季度数据,省内留存占比出现近四个季度来的首次下跌,选择省内流动人数仅占87.68%。
人才流动的发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与人才的自我需要有关。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近70万2020届驻鲁高校毕业生面临选择,其中非山东籍毕业生占比接近两成。非山东籍毕业生返乡就业,是导致第二季度全省人才留存率的下滑的重要原因。
山东省始终保持人才净流入
注:人流入比是指人才流入数量与人才流出数量的比值,当数值大于1时,表明当地为人才流入;当数值小于1时,表明当地为人才流失;数值越大,说明当地人才吸附能力越强,数值越小表明当地人才流失越严重。
就上图近四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入比来看,当前山东省始终保持人才净流入状态,其中2019年四季度保持上涨状态,人才流入比为1.27;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导致人才流动减少,出现了人才流入比的下跌,2020年一季度人才流入比仅为1.04,表明2020年一季度山东省人才流入流出基本持平;二季度人才流入比则创下新高,流入比高达1.79,这表明山东省每吸引近2名外来人才,才会有1名本土人才流向外地。除大环境影响人才流动外,山东籍非驻鲁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也为山东省的人才吸引添砖加瓦。
近半流动人才为应届毕业生
上图为2020年二季度山东省流动人才按工作经验分析,应届毕业生已成为山东省人才流动的主体,占总流动人才的46.18%;拥有1-3年工作经验的人才排名第二,其占比为28.15%;拥有4-6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占比为14.7%。总体来看,人才流动量与工作经验呈负相关态势,即工作经验越长,流动意向越低。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尤其是以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一直是各城市和地区争夺的焦点。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能够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
济青“掐尖式”吸引人才
注:人才吸引指数为当地实际人才净流入量与全省流动人才总量的比值
人才吸引指数代表着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吸引指数越高则该城市受人才青睐程度越高。由上图数据可见,2020年第二季度山东省两大经济龙头青岛和济南人才吸引指数出现大幅增长,两地“掐尖式”人才吸引最为明显,二季度人才吸引指数分别为23.29和22.97,仅以上两市就瓜分了近5成流动人才;作为省内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烟台,虽然没有“青济”强大的人才虹吸能力,但其人才吸引指数依然位列前茅,二季度人才吸引指数为12.86。与此同时,其他各地市人才吸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潍坊、济宁、淄博、泰安、东营、日照降幅明显。
综合原因来看,第二季度青岛、济南人才吸引指数的迅猛增长同样与毕业生的流动密切相关。毕业生由于其群体特殊性,流动时受到家庭、户口等因素限制程度小,影响因素主要是发展空间与薪资水平。青岛、济南两市岗位发布量长期位列全省前两名,对毕业生而言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岗位薪酬也常年领跑全省,虽然生活成本相对较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出现两地虹吸近5成人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江苏成山东人才外流首选
山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其在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情况也受到各方关注。从省外流向看,江苏反超北京,已成为山东人才外流的首选,作为国内GDP第二的省份,当地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并且是山东邻省,备受山东外流人才青睐;北京作为全国仅有的资源分配型城市仍是山东人才流向省外的重要选择;上海、浙江、广东等传统优势地区也吸引了较多山东人才流入;总体来看,山东人才流出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除此之外辽宁、河南、河北三省则在本季度后来居上,三地作为驻鲁高校重要的生源地,当地毕业生返乡就业拉动了其占比大幅上升。
在省外人才流入方面,北京市则超越东三省成为山东的第一“输血基地”,除去山东籍驻京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外,也和北京正在进行的重大产业疏解计划有着直接性关系。随着大量旧产业的出清,就业人口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也随着外迁逐渐减少,导致当地青年人才纷纷前往外省就业。山东作为北方地区最具经济活力的省份,自然而然的成为其外流的首选地。辽宁、黑龙江、江苏、陕西、河南等地也是山东重要的人才流入省份。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对周边省份人才依然具备较强的吸附能力。
产业结构决定人才流动
如上图所示,山东省流出人才就业行业占比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和通信,占总流出人数的比重分别为12.53%、8.21%和6.12%。制药/生物工程、石油/石化/化工和机械/设备/重工这三个行业排名相对靠后。综合来看,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已成为山东省外流人才就业的首选,这其中又以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最为突出。互联网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现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加速器”但提起山东互联网,人们很难想起一些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互联网大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总量的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当地人才的外流。
就省外流入山东的人才就业行业看,机械/设备/重工行业是当前流入量最高的行业,占比为14.75%;石油/石化/化工行业以10.26%的占比位列第二;建筑/建材/工程和制药/生物工程分列第三、四位,其占比分别为7.54%和5.98%。除上述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流入量占比较少,均在5%以下。与其他省份依靠服务业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山东的经济结构基本以重工业为支撑,因此“工业强则山东强,工业兴则山东兴”,实体经济始终是“立省之本”。据了解,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利润长期居全国前三名,所以山东产业优势突出也吸引了大量的外省人才流入。
2020年山东省第二季度人才流动受毕业季的影响较为显著。与第一季度相比,除青岛、济南两大经济中心仍保持高速人才流入外,各地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不过随着山东经济转型步伐加快,未来省内的产业布局重新调整,资源加速融合尤其是人力资源加快流动将为各地市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刘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