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6月15日讯 (记者 任静)妇儿医院感染科主任佟建宁的办公室里,并不大的房间里面放置着一张单人床,这是疫情期间临时搬过来的,也是那段时间,佟建宁在这张床上睡了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医生在医院接触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好防护,一旦感染了就会把病毒扩散给更多人。”佟建宁表示,疫情最严重的那两个月,自己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但作为科室主任,必须肩负起医院疫情救治和防控的责任。
现在疫情防控级别下调之后,佟建宁和科室同事依旧保持着那段时间的消毒习惯,两个小时一消毒、一人一诊室、空气消毒机24小时在运转……随着学校逐渐复学复课,他们的重心也开始往学校倾斜,24小时轮流值班与负责片区的老师沟通,针对学生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
佟建宁说,感染科在疫情之前是个“看不见”的科室,平常主要负责小儿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节奏随着传染病发病期的变动而变动,科室内很多医护人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大型的传染性疾病,但每个人都没有退缩,反而是冲在一线。“我们科室内很多医生护士都是年轻人,孩子小的、老人病的都有,但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要请假。”回想起这个瞬间,佟建宁心里的感动仍在,这也是她疫情最紧张那段时间里最大的支撑。
疫情期佟建宁在工作
“这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一定是一个集体”
那是今年1月21日晚上,佟建宁接到青岛市卫健委的通知:要求医院22号开始建立专业的发热门诊。作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的主任,担子自然落到了佟建宁身上,紧接着,她在科室内的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明天早上7:30到医院开会,讨论建立发热门诊。
“其实我当时心里已经做好了会有同事有事请假的准备,但一个都没有,22号7:30我到医院时,科室所有的人都已经到了,那一瞬间心里一下子被触动到了。”佟建宁说,“那时候心里就觉得,我有这样一个集体,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
更令佟建宁动容的是科室的护士长,在给护士长打电话通知开会的时候,护士长的车刚开到平度老家的村口,还没来得及到家,一接到电话,护士长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了村口等待家里老人来接,自己掉头就回了医院。回想起这些时,佟建宁的眼里不时有泪光在闪烁。
不仅如此,“医院的医务科、后勤、检验科、放射科等等各个科室,只要我们需要,他们天天现场办公,我们这里缺什么,他们立马就给解决,整个医院就是一盘棋,针对疫情我们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专家会诊组,不管什么时间点、出现什么状况,我只要在我们这个会诊组里面发一条信息,不管几点,保证秒回,这个时候就感觉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
在组建发热门诊后的日子里,佟建宁和科室同事共排查、检测疑似儿童患者210多人,这种紧张的节奏直到妇儿医院收治的一名幼儿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后才得以缓解。当时有媒体采访佟建宁治疗过程中的感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只管往前冲,这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我的背后有一个坚定的集体在支持我,我没有后顾之忧,这点我觉得很了不起。”她回答道。
24小时在线的她是科室里的“定心丸”
“主任你不用干别的,你只要坐在这里,我们就安心了。”这句话是疫情期佟建宁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们科室很多是年轻人,都是工作以来第一次碰到这样严重的疫情,所以觉得我最大的作用就是支撑和安抚他们。”
92年毕业,98年来到感染消化科,非典、甲流、麻疹……只要有传染病来袭,佟建宁是冲在一线的人。但她表示,没有哪次是像这次新冠疫情这样累,这样紧张。
疫情严重那段时间,佟建宁干脆在办公室里放了一张床,整整两个星期,这个不大的房间里装满了她所有的生活和紧张的情绪。
不止是她,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也都离开了家,“他们很多人都是在外面租的房子或者是住在宾馆,都没有回家,很多同事的孩子还很小,就都交给家里人了。”佟建宁说,医生每天接触的人太多了,我们可以不顾自己,但不能连累到家里人。
佟建宁形容住在办公室的那两个星期是职业生涯也是人生里难以抹去的一段回忆,“那段时间太累了,现在想想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新冠刚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都是在根据以往治疗传染病的经验在摸索治疗,所以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在以往的手足口病治疗中,手足口病临床指南,一到两年会更新一次,而在这次的疫情中,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案,在两个月内更新了七版,而一旦更新后,佟建宁就会组织全院培训,这样的培训远不止七次,制作课件、组织培训、考试检查……处处可见她的身影。
昼与夜没有了分界点,24小时随叫随到,是佟建宁和同事们的工作状态,即便是在深夜,微信一响,她立马就醒。每天早上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里的消息,划不到头的微信群列表,她每个都要仔细查看,生怕漏下重要的消息。
佟建宁还与上海、武汉的一些医院保持着线上联系,“我们这边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就会立刻发消息问他们,他们那边有什么情况也会及时和我们沟通,大家的信息交流是很流畅的。”
实在困极了会睡上两三个小时,更多时候,佟建宁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翻来覆去全是疫情相关的事儿,像电影一样在她脑海中播放。
有次,医务科的同事碰到她,“你快去查查你的肝功能出没出问题”,因为当时他看到佟建宁的脸,整个是灰色的。
疫情期间,佟建宁及科室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
“隐形”的科室 默默冲在一线的科室
佟建宁把感染科称作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科室,“没有疫情的时候,这个科室是“隐形”的,因为传染病是分季节的,不像其他科室是一直有病人的,没有传染病的时候,真的是没有病人,但来了疫情、传染病的时候,我们一定是第一个冲上一线的科室。”
春季肠道疾病类传染疾病居多、到了夏季手足口病就来了……疫情之外,佟建宁带领着科室内的同事一直冲在一线,一般手足口病的流行期有三个月,这三个月里,科室要接诊七八千例的手足口病患儿,加班加点和疫情期间毫无二致,最多的时候佟建宁一上午接诊了70多个患者,“只不过平常的传染病,大家心里都明白过了这段时间就会慢慢结束,但新冠不是,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
除此之外,妇儿医院的感染消化科是胶东半岛唯一的小儿传染病诊疗科室,青岛及周边地区许多重症小儿传染病都交到了佟建宁和同事的手里。
从1月22号到3月底,疫情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现在佟建宁和科室除了常规的疫情排查工作外,往日科室的接诊已恢复正常,随着学校逐渐复学复课,他们的重心也开始往学校倾斜, 24小时与负责片区的老师保持沟通,对于学校的问题咨询给予相应的应对和指导。
在佟建宁看来,这场新冠疫情是对整个科室的一场考验,是对每个人的一场考验,她觉得科室所有人都用心交上了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科室内每个人给我的印象就是:我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尽这个职责。”
“看着患儿活蹦乱跳出院的那种心情是无可比拟的”
从医二十多年,佟建宁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和年龄小的患儿待在一起,小儿肠道疾病、传染病、猩红热、腮腺炎……数不清的患儿在她的帮助下治愈,谈到患儿时,佟建宁的语调有些抬高,“看着那些患儿,真的是不忍心,我们科室内的很多同事也是随时在加班加点,看着孩子生病的那种痛苦和难受,即便回家了心里也放不下。”
刚从医那几年,即便是回到家,佟建宁心里想的也是病房里的孩子,回家就翻书翻资料,哪怕是躺下了,也会不自觉“放映”一遍所有患儿的病情,如果碰到疑难患儿,平时同事凑在一起吃饭讨论的也是病例,“但是一旦搞明白了,治好了一个孩子的病,看着孩子活蹦乱跳出院的那种心情无法形容,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可比拟,这可能也是支撑着医生的一股力量吧。”
不过,由于病房内的患儿年龄较小,很多时候佟建宁需要和家长沟通,碰到家长不配合治疗会无奈,碰到无条件配合的家长会感动,佟建宁时常在这两种状态中切换。
碰到不理解的家长,反复沟通和交流是常态,一个医学概念,佟建宁往往要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家长听,一遍遍,不厌其烦。“其实,医生和家长的立场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可能就是站立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思考上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医生就要尽力去换位思考。”她谈起自己的理解。
一栋楼、共三层、46个人……这是妇儿医院感染消化科,也是科主任佟建宁身上的重担,“业务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善解人意”是感染消化科很多人对佟建宁的印象,工作时严肃、认真,生活上温和、好说话、笑容常挂在脸上是她的常态,“我应该是个慈祥的老太太”佟建宁开玩笑说道。
佟建宁在查看患者病例
3月2日,妇儿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治愈出院,佟建宁的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每一天的消毒防控工作还在保持着,“现在医院的防控指挥部、院感部的领导来医院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我们这里看一圈。”
感染消化科大楼经过消毒后也已开始接收常规患者,佟建宁和科室同事的工作节奏也在慢慢回到往日,在她看来,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一个集体的力量在让一切慢慢变好。”佟建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