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许多哺乳动物是雌性更长寿

核心提示: 海外奇闻趣事,看这里!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英国研究表明,和人类一样,许多雄性哺乳动物活得没有同种的雌性长,而且这并不是因为雄性和雌性衰老机制不同。

英国巴斯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Tamás Székely说:“我们早就知道女性普遍寿命比男性长。但发现在很多野生动物中这一差距更加明显时,我们很惊讶。”

通过对于各种野生哺乳动物种群的研究,Székel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在101种被纳入考量的哺乳动物中,有60%都出现了雌性活得比雄性长。在这60%中,雌性寿命平均比同种的雄性长16.8%。

来看一下人类的数据:人类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多6-8年。世界上活到110岁的人里,10个有9个是女性。由于这一现象对于医学和社会经济都影响颇深,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探究其中的奥秘。有些理论说是因为男女基因不同,有些认为是生活方式的差异。

如果我们能在一个更广的角度、从所有哺乳动物的层面上看这个现象,我们或许能找到更多蛛丝马迹。

Székely的团队在论文种写道:“在衰老速度上,我们没有发现两性有明显差异。所以,雌性的长寿恐怕不是因为她们拥有更慢的衰老速度,而仅仅是因为成年雌性的死亡率比雄性低。”

以前,学者们曾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雄性表现出了更多高风险的性选择行为,比如雄性象海豹(一种鼻子很长的海豹)会在交配期暴力地互相攻击。然而,Székely团队这项新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种解释,而是两性间的其他行为差异导致寿命不同。Székely说:“母狮子们习惯生活在一起,姐妹们、母亲们、女儿们会结伴打猎、彼此关照。相较之下,雄狮则喜欢独居或者只和自己的亲兄弟一起行动,所以他们没有类似的社会支持网络。”

近期,法国里昂大学的科研团队观测了229种生物的寿命,其中包括鸟类、鱼、昆虫和哺乳动物。研究发现,拥有两条同种性染色体能带来一些生存优势。对哺乳动物来说,就是雌性(XX)。鸟类的情况则相反,雄鸟的性染色体是ZZ,雌鸟是ZW——雄鸟确实普遍比雌鸟活得更久。

不过,这还不能完全解释两性寿命差异。研究的作者说:“不同物种之间两性寿命差异的程度参差不齐,这说明除了性染色体还有别的因素要考虑。”

这些因素是什么尚不明确。此外,研究发现,就算是同一物种,不同情况下的寿命差异也不一致。以大角羊为例,成年雄性大角羊的体重可以达到230千克,而雌性只有91千克,所以雌性需要的食物量更少。在严寒地区过冬的大角羊族群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两性的寿命差异。而在资源充足的国家级野牛保护区里,雄性和雌性大角羊活得差不多长。

诸如此类的例子让研究人员陷入思考:种群栖息的当地环境或许影响了性选择和生育后代的代价,而这些因素导致了两性寿命的不同。

另外,Székely解释道,在严酷的生存环境种,比如某种病原体的大流行,雄性和雌性受影响的程度不一样,这也是寿命差异的一种原因。目前,他的团队正准备将同一物种在野外和在动物园里情况作比较。法国里昂大学的学者也认为,比较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是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小转铃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