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期间,连续两天、一共三场直播,让因疫情闭馆70多天的故宫借助云端的力量走进了千家万户。作为文博界的顶流网红,据统计,在4月5日上午首场直播中,仅央视新闻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已超过1亿;在其他直播间,两天涌进近5000万人次。600岁故宫首次直播的意义,不仅在于带网友云游故宫,弥补不能进宫游览的遗憾;更重要的是,借助科技的力量,故宫再一次“上新”。唯有不断“上新”,故宫的大门才能更加敞开。
闭馆期间的故宫,有春日之美、建筑之美、空灵之美。怎么能让进不了故宫的人一览春色,并且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走马观花上,是需要费一番思量的。较之于以往一些单纯将线下内容搬到线上的“云”逛展,故宫此次重细节、讲故事的直播方式,既有趣、又有料,极大提升了收看体验。带领网友们穿越600岁紫禁城沧桑巨变的,是平时难得请到的两位研究馆员,通过直播镜头带领观众行走于宫苑之中。观众不仅能观赏到从来没见过的空无一人的故宫,还能听到“顶配讲解”介绍文物与掌故。平时的故宫总是熙熙攘攘,各路导游的讲解水平也是良莠不齐,野史八卦一通乱说下来,导致谬种流传,影响游览体验。防火用的水缸冬天为何不结冰?半地下建筑冰窖如何发挥储藏作用?慈宁宫的牌匾为什么和其他宫殿不同?九龙壁为何“藏”有一条“木腹龙”?故宫里建筑、文物的独一无二之处,两位高级别“导游”信手拈来。讲的又那么接地气,让人觉得这座辉煌的工程步步是历史、处处皆知识。
疫情期间,不仅是故宫,全国很多知名博物馆都开启了云游方式。一些规格水平很高的展览,也都由策展人亲自出镜讲解,带领感兴趣的观众全方位无死角地观看展品。相较于平日里人多吵闹,欲安静看展而不得的体验,当下因为疫情不得不另辟蹊径而展开的云游,反倒是带来了别样的精彩。
去年,因为下雪总赶上闭馆,引发了一波对故宫开放时间的讨论。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可以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是不是可以把引发亿万次观看的直播,今后放到每一个闭馆日?不仅故宫,各地的博物馆都可以安排值班专家当直播博主,详细讲解每一个宫殿、每一件展品,把它们背后的历史掌故、文化背景说细说透。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考虑开展更多短时段直播,也可能会对非开放区进行更多呈现。也就是说,故宫云开门,有望常态化。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大学校,让文物说话,必须要做到有生命力的数字化,接地气的数字化。直播不仅能带货,更应该用来带知识、带文化,带出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张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