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湖北,我们回家了!在940万青岛“亲人”的期盼中,3月末起,青岛援鄂医疗队陆续凯旋。出发时春寒料峭,归来时人间四月天。这场持续近2个月的“战疫”,就像90后嘴里常说的高难度“团战副本”,首批告捷。这期间,有的医护每天要背几十斤重的消毒器械、有的人义务客串“心理医生”把仅有的休息时间用来开导16岁的小患者...其实,历史记不住这些平凡微小的细节,但这些能量一定会渗入未来。一个人的行为,必然也连接着TA的城市!透过这些主动为他乡人卖命的故事,笔者感受到的是青岛这座城市的“隐藏属性”:温度、天赋、潜能和速度等。
3月31日下午,青岛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从武汉乘3架专机飞抵青岛。
英雄回青
温度:喝到“神仙水”,“搬家式应援”给俺“助攻”!
1月25日,疫情正迅速蔓延,山东紧急吹响援鄂号角,青岛第一批医疗队第一时间出发。“帮我给弟弟妹妹带个话,别跟老父亲老母亲说我去湖北了”、“妈妈,我不想你不想你…”、“等我回去再娶你”……一封封简短的“线上家书”的音频和影像背后,我们发现,“战疫”面前,“凡人”的喜怒哀惧和“英雄”的侠义肝胆,无法区分。
“好喝!感谢家乡人民!感谢父老乡亲!”最近,一段短视频引发百万级关注,一位青岛医务工作手持白花蛇草水,大呼过瘾。疫情期间,在家“闭关”的青岛人,筹集了一批本地特产发往湖北,王哥庄大馒头、白花蛇草水、海蛎子、扇贝......为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送去家乡的味道。年轻的网友们留言:没有空洞的赞歌和套话官腔,透过屏幕,闻到的是咱们城市满满的人情味儿!
白花蛇草水口味独特,被网友冠以“神仙水”、“全球10大暗黑饮料”之名。事实上,它却是几代青岛人的童年记忆,在异乡喝到家乡水,医务人员更充满干劲儿。防护物资重要,精神抚慰更是一次“助攻”!有的00后网友说,一个城市组织一场驰援行动,也像是一场网络游戏,医护群体好比脆弱的“法系”角色,但却在此时担当了“坦克”和“肉盾”,离新冠病毒这个“大BOSS”最近!有时,他们不被理解;有时,他们咬牙硬扛。这次搬家式“应援”,有网友留言:如果可能,也把崂山抬过去,你们照顾病人累了时,透过窗子看几眼,权当歇歇了…不仅暖心,也要暖胃!青岛人民没有无力地苍白地“围观”,而是做到了最有价值最大限度更有智慧地支持,是一座城市人文关怀的凸显。
青岛的医务工作者手拿白花蛇草水,大呼过瘾
天赋:感动黄冈的“消杀小哥”,谁说“90后”只知标榜个性?
3月19日,黄冈发布授予“黄冈市荣誉市民”的决定,山东610名援黄医疗队员获誉,青岛市疾控中心宋富成上榜。
在大家的印象里,90后的宋富成是个“拼命三郎”,到达黄冈市团风县后,他便接下了危险系数极高的“消杀”任务。消毒、消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阻挡病毒传播,是这场战疫里关键的“守门人”角色。疫情期间,宋富成身背几十斤的消毒器械,下基层、进社区,跑遍了10个乡镇卫生院、16个定点医院,累计消毒面积达218000平方米,为群众安全守住第一道防线。
显然,青岛“战疫”队伍中,还有许多像宋富成一样的90后,他们低调、能干、不张扬,但行动说明了一切:他们绝不是别人口里误解的被标榜为个性、思维很跳脱的年轻一代,而是担起了肩头的家国责任。
有朝气,也有闯劲!这样的90后人才背后,与城市多年来的教育水准和人才政策的积淀息息相关。2019年,大约有25万海内外英才从四面八方汇聚青岛,在这片热土施展抱负。仁者乐水智者乐山,这是青岛的一种“天赋异禀”!细数它的引才聚才政策,涉及顶尖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创客等各阶层,并且每条都直击科研需求、住房问题等这些抢人大战的“痛点”。不管面对充满经验的职场老手,还是初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这座开放的城市总在说:来了就是青岛人。
宋富成
潜能:与小患者成“忘年交”,“硬核”专业水平背后的文明“BUFF”
通过疫情,我们都看到了责任、义务,但在这些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况味。误入湖北的小伙当起保洁员、医生利用仅有的休息时间客串“心理辅导师”...这些瞬间,在生命危急的关头,显得更为珍贵。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救治患者仅仅是“标配”,同时也展示出厚积薄发的文明“软实力”!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主管护师姜萍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提供服务,她与16岁的患者小婕(化名)培养起姐妹一般的深厚感情。姜萍不仅常陪伴和开导小婕,还自掏腰包给她买了一张上网卡,帮她上网课,备战中考。小婕每天会学习到很晚,在隔离病房熄灯后还要打开床头灯学习,姜萍很担心光线不足会对小婕视力造成伤害,又为小婕买来了折叠台灯,同时叮嘱她一定要注意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以我有限的能力,不可能去照顾每个新冠肺炎患者,但我有义务也有能力帮助离我最近的人。”姜萍说。
这场“战疫”也像是一场大考,检测医护人员的“硬核”专业水平,也检测一个人、一个行业、一座城市文明的“软实力”。笔者了解到,青岛不少医院、学校把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工作,为公众带上“心理口罩”,缓解疫情下市民的心理压力,也给整座城市带来无形的安全感。疫情也是剧情,不断反转,为什么不少欧美媒体、政客、医护专家对中国的防疫水平“先抑后扬”?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看到了正奋起直追的中国人骨子里素质和修养的“厚度”。
近年来,青岛正努力打造“健康青岛”这张城市名片,《“健康青岛2030”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30年,实现社区与重点人群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覆盖,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咨询室设置比例达到90%。强心才能强国,一座城市的强大“软实力”,它的“潜能指数”在此可以窥见一斑。
姜萍和小婕
速度:“机场排查方舱”48小时内建成,严防输入,用事实说话!
当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趋严峻,严防境外输入成为当前防控重心,青岛流亭机场紧急建设医学排查方舱。此次建设的4处方舱工期极其紧张,安检与防疫程序复杂,人员、物资及设备进场协调压力很大,现场施工人员全部穿着防护服进行操作。拼了!大家通宵奋战,4个方舱在48小时内,全部完成。“全面加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对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入境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措施”,青岛口岸是现阶段全国防控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一定守住,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1月25日,大年初一,青岛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集结出征,有的医生出发前刚值完早班夜班,几乎都来不及跟家人道别;城阳区疾控中心更是开启2小时“限时完成”模式,网络直报、奔向一线、排查暴露史…病毒凶猛,青岛用速度对抗疫情。它甚至比省内其他地市压力更大:人口多、人员往来频繁…但它始终保持战斗力满格的状态,人人凝成一面盾牌,把新冠拦在家门、国门之外。
把住火车站等进口防输入、严密排查做实社区防控、确定市、区市两级15所定点医院、防护用品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暂停举办一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加强农贸市场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清洁、消毒、通风管理……火力全开!要速度也要质量,胆大更要心细!青岛第一阶段的疫情防控答卷,选择、判断、填空、问答…成绩来之不易!
截至3月31日12时,青岛累计确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1例,其中治愈出院60例,死亡1例,境外输入病例9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累计已排除疑似病例304例,目前疑似病例0例!继续咬牙坚持,我们输不起!稳住!必须赢下来!
笔者是个95后,打比方可能有点“二次元”,见谅:疫情好比一场“团队副本”,这场战斗,要靠医护人员的咬牙死扛、超水平发挥,也要靠其他成员的各种走位、操作,更要靠团队的全体BUFF!这场副本的终极BOSS是狡猾的新冠病毒,免疫技能无效,“群体免疫”更是为人不齿、痴人说梦!
全球确诊逼近100万+,中国战场攻坚克难,初战小胜。笔者呼吁,每个人做好自己,隔离和防护到位;每个行业做好自己,安全复工复产;城市也做好自己,继续强化“隐藏属性”,我们必定“通关”!文/媒女姜
机场四个方舱建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