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书店,热闹的直播,过去鲜有人将二者联系起来。但疫情之下,一场书店直播上演了。在淘宝某直播间里,单向空间、先锋书店、晓风书屋等独立书店的创始人在线对话,网友们互动之余还可以购买书店“盲袋”。这在吸引大量关注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批评。有人直言,这是知识向流量的低头。但也有人反驳:为什么不说是流量向知识低头呢?
书店,书店,纵然灵魂是“书”,但终归是个“店”,考虑经营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近些年,得益于政策扶持和自身创新,许多书店扭转颓势,特别是一些独立书店,凭借独特风格收获了一众拥趸。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股暖风并不意味着实体书店整体迎来春天。报告显示,2019年实体书店业绩继续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24%,规模为307.6亿元。此前,大多实体书店还可依靠“书店+”的模式弥补亏损,但疫情发生后,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比如先锋书店就表示,十五家门店整整一个月没有开门,“开业至今,这是第一次。”如今一些人开始跨界直播,借鉴网络营销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探索。
批评者“爱之深,责之切”可以理解,但因为清高自持而硬将书店与网络对立起来,自行放弃搭乘网络的快车,恐怕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要承认,书店做的不是一门简单的生意。在繁华城市中,书店是文化地标,是公共空间,更是人们寄情抒怀的静谧之所。相较之下,网络直播在人们的印象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喧嚣浮躁的存在。批评者要表达的,无非是对书店丢掉静气的担忧。但审慎思之,这种二元对立的判断是不是过于刻板了?事实上,现实中亦不乏网红书店扮演着“摄影背景墙”的角色,而网络中也存在大量深度对话、安静思考的平台。既然网络化生存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书店非但不能画地为牢,反倒应该与时俱进,在网络化时代继续完成传递知识的使命,拓展公共文化的疆土。
从古至今,各行各业都在变革,区别在于有快有慢罢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场极限挑战,倒逼所有行业加快走出舒适区,探寻另一种生存的可能。近两个月来,快递外卖开始了无接触配送,商场超市开始了预约提货模式,VR看车看房悄然兴起,甚至一些过去不太触网的老年人也学会了网络买菜。各种各样的“自救行动”透着一股倔强、一种生机,为“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书店自然不例外。当一些原本低调的书店店长开始尝试着“像李佳琦一样卖书”,我们应当给他们更多掌声,将其视作为理想而战的励志故事。书店的魅力,读书人的心境,不会轻易因为一个“打开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对此,我们应当有自信。
透过争议,我们看到了精神文化与商业之间尚未完全弥合的裂痕。实事求是地说,未来的方向是二者的有机融合,绝非相反。书店直播是一个开始,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面对书店经营的现实压力,当代人高企的精神文化需求,纷繁多样的新技术新玩法,如何找到“黄金结合点”是留给所有爱书人的共同课题。不必以怀古心态大肆嗟叹,鼓励书店保持重压之下的求索跋涉,说不定就能寻到一个开阔的新天地。(崔文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