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为什么喜欢生活在别处?

核心提示: 科普心理健康 搭建援助平台 情感、婚姻、人际、成长、女性、亲子。

《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鲁滨逊漂流记》,单看题目,就让你对远方浮想联翩。那个远方总是若隐若现地向你发出呼唤,你的内心不由得雀跃回应——“我的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美丽、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兰波以它作为诗句,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这里的“别处”指的是远方,或者是指过去、未来的生活。“生活在别处”,泛指漂浮于现实以外的人生理想,即是无论身在何方,都渴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所处之外的地方。 

一、为什么喜欢生活在别处? 

1. 理想与现实总存在着差距 

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难以进入我们想要的生活状态,感到内心深处的愿境被现实环境压抑着,认为现在所过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大多数人的心里都存在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对自己的期许很高,所谓“燕雀安知鸿鹤之志”表现的就是这种心理。 

环境心理学的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人们希望去做的事,当人们感到无力突破现实难题时,所采取的对付方法,便是想像和抒情,即是对“别处”充满着幻想和向往。这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存在境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如,大文豪苏东坡,在现实中碰壁屡遭排挤,他便在《赤壁怀古》中畅想了他的别处生活:周郎少年得志,年纪轻轻担任大都督。楚楚动人小乔啊,正与周郎新婚燕尔。周郎又是一表人才,姿态雄峻。更何况他手执羽毛扇,头戴青丝帛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灰飞烟灭。 

2. 别处能满足人们猎奇、探险的心理 

食品要新鲜才可口,婚姻须有新鲜感才会持久,同样的,心灵喜欢追逐新鲜的感受。 

熟悉的面孔,单调乏味的环境,会使人进入无聊状态。而无聊则使人的思维失去活力,会导致情绪低落和抑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人群,孤身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感觉。 

停滞会使心灵失去活力,适度的险情、险境是人类心灵得以保存活动的外部条件。 

为了摆脱无聊,让心灵焕发活力,人们总想去别处猎奇、探险。在危难中,能使人绷紧神经,聚气凝神,激发活力。所以探险能令人兴奋和愉快,即使遇到危难,人们总是振作精神,怀抱希望去面对,并乐此不疲。所以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发自内心呼唤道:趁年轻,带着梦想上路吧! 

二、如何应对心在别处? 

与生活在别处类似的是——心在别处。人的心绪很容易飘向别处。事情千头万绪,你不知从何处下手,使得你心神不定,手上拿着这个,心却想着那个;那令你难堪的往事,或者是对未来的忧虑都容易使得你心在别处;还有,生活给了你太多的选择,反而使你的心难以适从。 

我们的心一会儿为自己刚才做错了事而感到懊悔,一会儿又为受到某人的冷落而愤恨于心,一会儿又为某事未着落而忐忑不安……心灵啊,就是这般的难以伺候。 

如果忽视了当下,无论在何此,都渴望生活在一个自己所处之外的地方,总带着一种“离开所在之地”的愿望,那就与现实脱节了。总是弄得心神不定、身心分离,永远都没有归属感,不仅荒废了光阴,还会给人带来心理疾病。所以我们应当与当下建立起深刻的连接。 

1. 在心里预热、酝酿你的想法,可兼顾其它想法 

人要处理的事务繁多,逻辑思维可以把它们按轻重急缓进行排序,但是我们的心灵在很多时候对此并不买帐。要从一种状态进入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你立即行动起来,也需要你在心理上去预热、酝酿。 

我们不能期待自己的心灵时时能高度专一。心总想着别的事情是它的功能,不应过于排斥,顺着它去思考,又能兼顾手头上的工作,这才是最佳状态。 

2. 以内观训练和转换视角来化解环境的单调,与“此时此刻”建立起深刻的连接 

内观是通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就是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 

3. 放飞梦想,感受别处风光 

那么喜欢生活在别处,就一无是处了吗?不是的。泰戈尔在《出访》一文中写道:“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年寿去细细看完世上的奇迹。然而走出去面对世界,必有收获。尽管作为‘一体’,世界无处不在,但克服旧习,消除疲累,目光炯炯地踏上征途,才能突破视野的狭隘,沉迷的心灵才会幡然苏醒,感受到宇宙精灵的摩挲。人要是麻木、消沉,必然丢失手边的东西。近处的财富,就得历尽艰辛到远处寻找,找到了再不肯松手。” 

所以只要你条件许可,那就趁着年轻上路吧。或者像苏东坡那样多情,故国神游一番,把你的白日梦做得像现实一样,也未曾不可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