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正文

每起案件耗时不到5分钟!疫情下 青岛这支娘子军用上互联网庭审

核心提示: 一上午时间,她与所承办每一个未结案件的当事人都取得了联系,让当事人吃上了“定心丸”,而自己却错过了午饭时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疫情防控的集结号吹响,青岛中院、青岛各基层法院依托山东法院电子诉讼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智慧法庭、微信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开庭工作常态化,加班加点完善互联网法庭建设,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提供司法保障。

图片1

互联网庭审

“法官您好,受疫情防控影响,我可能没法及时返回青岛,咱们原定于正月初十开庭的案件我恐怕不能参加了。但是这批案件都是公告送达的,如果案件延期开庭的话,还要重新公告一次,不仅会增加诉讼成本,也会拖延审理周期,您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呀?”身在烟台市的赵律师拨通了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速裁中心员额法官李坤的电话,他是一批共计20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诉讼代理人。

因春节假期延长,大量公告送达的案件延期积压到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开庭审理。但许多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都已返回老家过节,受疫情影响,大都无法按时返回青岛。针对此种情况,李坤将当事人反映的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向所在庭室和院党组进行了汇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院党组研究决定,紧急筹建互联网法庭,全力确保节后庭审工作正常开展。2月3日上午9点半,赵律师代理的案件在市南法院第20法庭顺利开庭。随后,李坤法官又使用互联网庭审系统审理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案由的10起案件。庭审自上午9时30分开始,到中午11点多全部审理完毕,平均每起案件耗时不到5分钟。

从初七开始,孙琦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为青岛中院民事速裁团队的审判长,在疫情之下如何保证审判工作不停摆、不减速,做到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不误,是她从疫情爆发之初就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为保障微信开庭的顺利进行,大年初六就注册了“weixinfating”的微信号,专门用于方便和案件当事人进行沟通。“微信普及比较广泛,利用这种平台十分便捷,是特殊形式下的一种尝试,当事人都非常配合。随着网络形式的庭审大规模铺开,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灵活性、便捷性、高效性和隔离性的同时,做好程序严谨、风险防控、诉讼权利保障等工作十分必要。”青岛中院行政庭审判员高沛沛焦急地想。返岗当天,她很早就赶到了中院,将手头的案子逐一分类梳理——已经安排近期庭审的,打电话告知延期;尚未排期的,联系当事人确定下一步处理方案;通过阅卷发现有调解可能的,马上开展电话调解工作。因担心当事人工作时间之外联系或有其他任务安排无法全程值守在办公室,高沛沛主动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知了每一位当事人。一上午时间,她与所承办每一个未结案件的当事人都取得了联系,让当事人吃上了“定心丸”,而自己却错过了午饭时间。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姜玲 修江敏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